从投稿到发表:给新人写作者的一份参考 | 夜航船·线下实录

宗城 December 21, 2020

这次分享,我主要会从三个方面来说,尽我所能,希望给在场的朋友一些帮助。

第一个层面,我会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一下,作为一个新人写作者,怎么能够通过一些有限的方式来让业内的编辑更好的看到你的作品。

第二个层面,换位思考,从编辑、出版人等角度来告诉你,他们怎么看待新人作者。

第三个层面,我会分享一些跟投稿与发表有关的书籍跟纪录片,方便大家去按图索骥。

我是高考后开始正式写作的。之前虽然也写东西,但是比较零碎,我爸妈劝我把心思留在高考上,我高中的时候曾经尝试过投稿,但是投了就没有回音了。我也觉得还是听妈妈的话,好好高考,但是我高考就没有考好,只考到了一个在我们广东算是个二本,在北方是一本的学校。

那段时间我靠写作打发时间。人一郁闷就有很多话想说,离开故乡,看大千世界,怀揣着好奇心更是有无穷的表达欲,那个时候,我是靠写作来安顿自己的内心,本来计划一周写2000字,后来变成一天写2000到4000字,一直到现在。

那其实是一种很很楞头青的状态,就是你给自己建公众号,你写了你就发。现在看下去,那时候每天写的是一坨耙耙,没有自知之明,你还是发,然后现在的状态是可能你每天还是写3000字左右,但你不发,而是你先留在那里,你不停的看,你要把它当一个你觉得至少到80分以上的地步,你才敢拿出来。

可如果重头来一遍,我还是会发,不发出来,没有批评,没人看见,就不会有进步的空间。我第一个想要说的,就是新人写作者不要怕出丑,你不要怕把自己那些你事后回想是一坨耙耙的东西发在你自己的写作平台,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永远是没有自知之明的。我们看过去那个阶段,觉得过去是一坨耙耙,现在写得好,30岁后你再回来看,你现在觉得还是耙耙,再等你老了之后,你会发现你写的永远是一坨耙耙,如果你永远觉得作品没有达到你满意的地步,最后出现的情况是你永远没有真正进入到写作的阶段。

很多问题你会发现你只有拿出来跟人讨论,甚至得到专业编辑的意见,你才可能不断去修正。在初学者阶段,可能我花上一个月我都想不明白的问题,人家编辑几句话就告诉你,你这个稿子结构问题出在哪,你要怎么去调整你的结构?我们知道写稿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你的结构,但如果你结构不对,你可能写1万字也没有用,这个是很重要一点。

新人写作者必须要多写,如果你不多写,所有的建议都是白给。问题来了,多写后你放在哪里,肯定一开始也是放不到那些很有名的刊物上,对吧?这个时候我会比较推荐大家,一个是公众号,一个是豆瓣。为什么?基本上我认识的编辑,这个行业的编辑都是在豆瓣跟公众号潜水的。

大家也不要觉得编辑以为你名气小,看不到你,我天天在豆瓣看的都是我不认识的作者,然后粉丝只有那么两三百,为什么?因为豆瓣有一个人工推荐的机制,我之所以不会太建议说你往今日头条这种机器算法的平台发,是因为你没有人脉关系,你去今日头条发大概就不会有人看,它是机械算法推的,除非你是写一个跟热点很有关的东西,它才能帮你推。

但豆瓣编辑是愿意推一些质量很高但不是流量的作品的,所以新人作者可以去豆瓣试试,看看自己几斤几两。或者发在公众号,就算你写的不好,你也会被遗忘的。世界上90%的东西都会被遗忘,你又为什么害怕被遗忘呢?

要对编辑有信心,编辑做到一定地步,他都是人精,你不管他道德水平怎么样,他在文字上他绝对是个人精,你一点点的心思编辑都是看得出来的。

文学投稿注意事项

有一些细节新人不太注意,但编辑会很介意,甚至因此退了你的稿子。比如说一稿多投,作者连投稿邮箱都并列放在一起,或者说排版格式错误,把给媒体投稿的格式跟给文学刊物投稿的格式混淆。我的老师就严肃提醒过我,当时我想将几篇散文投稿给本地一家刊物,先给老师过目,第二天,老师在回信中指出我的格式问题,她已经帮我修正,但提醒我务必注意。

现在一般媒体的稿件都不会空两格了,它就顶格,然后段落分行这么一个形式,但是文学刊物是要每段空两格,一般字体是宋体,段与段之间不分行。

文学刊物对格式的要求一般会放在它们公众号的投稿要求里,现在各省市的刊物都有公众号,关注,在聊天框里输入“投稿”,基本信息就出来了。不要忽略这些细节,这是编辑基本的尊重,换个角度,如果你是一个编辑,每天看几十份稿,你更喜欢排版清爽的,还是细节错误一大堆的?哪怕你是天纵奇才,注意下格式也没坏处。

很多入门者有一个误解,以为投稿给编辑,多多益善,所以一股脑地把自己的稿子砸给人家,殊不知,这可能招致编辑的困扰。编辑时间有限,每天应付诸多自视甚高的作者,光是改稿、应酬,掏空身体,一个陌生人突然砸来一堆稿,没有区分和标注,叫编辑如何是好?

给编辑的第一篇文章很关键,它关乎编辑和你之间信任感的建立。大部分人给编辑的第一稿都是不能用的,但有些稿,编辑会回复修改建议,有些稿,编辑会弃之不理,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编辑看的,是你第一稿所反映的选题意识、写作功底和完成度。哪怕第一稿有瑕疵,如果你的选题、写作技巧在编辑看来是过关的,他就不会吝惜回复,但如果,你的稿子的问题,只有大改才可以修正,那编辑就爱莫能助了。

还有一种可能是,你写得不错,但风格不符合对方的定位。比如:有一次我投稿给上海的一家媒体,一篇九千字的文学评论,但由于对方需要的是介入意识形态分析,而非纯文本分析的稿子,我的投稿就被拒绝了。

我的老师曾向我科普过几家刊物的风格,比如《收获》比较多元并包、《当代》《人民文学》更偏现实主义,追求有力度的贴近生活的稿子。《花城》《钟山》在技巧上看得多一些,鼓励有文体探索意识的小说家。关于文学杂志的风格,小说家石一枫就说过:

“如果你希望在杂志上发表作品,就可以先审视一下自己的写作风格和诉求——你究竟是怎样的作者,你自己更擅长写、更乐于写怎样的作品,你所关心的是国计民生、日常生活、社会变迁这些务实的东西,还是文章、小说怎么写这类形式变化和美学上的探索。然后你再去研究这些文学杂志。中国的文学杂志非常之多,你需要找准一本与自己的风格气质更契合的杂志,然后不断地投,而不是满天撒网。这样投中的几率会高很多。”

新人写作者不妨换一个思路,尽管你可能真的有天赋,但那是未被打磨的玉石,甚至市场一开始也不知道你的价值,在表现自己的特立独行之前,也不妨试试在市场的规则下,证明自己的能力,先按照对方的要求,把作品做好,等有一部分人认可你了,你在市场上的议价权、你的选择权才会更多。

第一次投稿,先研究刊物风格,再投你认为最有把握的稿子。一篇足矣,不要贪杯。尤其注意开头与结尾、整篇文章的结构,很多编辑通过它们来判断你的能力。

要尊重编辑,把它作为一个水平非常高的对手来看待,作者和编辑是亦敌亦友的关系,犹如森林中的两个猎手不期而遇。给编辑足够的尊重,编辑才会愿意去帮你。因为在这个年代,当文学编辑,他帮你对他没有多少好处,你只是一个不知名作者,他帮你,不如发成名作家的稿子,挣名气,入围各种年度榜单,都比扶持一个圈外的新人划算,所以对于回复你的编辑,即便他批评你,可以不接受,但不妨理解并尊重。至少,你有了一个可以投稿而不至于落入茫茫大海无回音的对象。

做好心理准备,前三年拒稿会很多。写作是长途跋涉,能活下去的都靠熬。与其幻想一夜成名,比如想想大多数人是怎么度过。有功利心没问题,最重要是别伤了对文学的敬畏。你能付出多少,问问自己。

中国看严肃文学的不是很多,喜欢搞写作的倒是不少,所以一直以来文学刊物都不缺乏投稿者,有天赋的作者一开始也难免被拒稿的命运。

我曾看到一个大学生的微博,他坚持写作,得过文学奖,发过一些刊物,也被拒了很多稿,能收到编辑一句回复,都是值得开心的事。他是很有才情的人了,也免不了一次次拒稿的磨炼,会想到,一些曾经写作的朋友,因为发不出作品,认定自己没有天赋,就放弃了,但其实,哪怕是很有天赋的作者,写作初期面对的都是拒稿的煎熬,我们能看到少年得志的天才,只是幸存者偏差,大部分人,都是熬出来的。既不要迷信天赋,也不要轻易否定自己,哪怕你被拒绝了一百次,也是没关系的,因为自己的脸面和自尊并不重要,能在失败中成长,最后写出发光的作品,那才是重要的。

关于投稿渠道,我就说几个比较实在,我比较关注的,会录用自由来稿的。我首先关注了一个公众号叫“文学投稿小助手”,经常发投稿资讯,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豆瓣有个好像叫什么书评小组还是投稿小组,可以搜一下,那里面经常有出版社的编辑来问有没有人写书评,可以去尝试一下。但是还是要泼一盆冷水,你开始写书评,可能没多少钱,但是你可以建立跟编辑的联系。跟他联系多了以后,你的机会会更多。出版圈真的很小,如果你写的东西真的很好,在这个圈里面很快就会建立起你的信誉度。编辑一般是通过相互介绍,或者通过去偷瞄书评写得好的,然后加微信去约稿的。所以说一开始你最好写出一个你觉得最拿得出手的东西,把它发出来,那样会有更多人愿意主动来找你。

现在很多编辑真的不看自由来稿,而是从他自己的约稿作者或者他自己的信息平台里面去关注人。所以说我建议大家,如果有渠道,可以厚脸皮地加一下编辑的私人邮箱或他的联系方式,直接给他投稿。不要说废话,你投完就走了,他最讨厌你跟他聊天。我留意到有几个可能会看自由来稿的平台,也分享给大家,一个是《特区文学》,是深圳的一个文学刊物。还有一个是《ONE》,韩寒创的文学APP,他们也看自由来稿的。他们的投稿方式都可以在公众号或者你直接百度搜它的投稿方式就有了。据我所知,《网易人间》也看自由来稿。不过他们审稿严,还有二审,哪怕编辑说加你微信改稿,你也不一定被用上。

广东有个《作品》文学杂志,现在经常找大学生的稿件,小说散文的。它的投稿方式也是放在公众号下面,可以直接搜一下,就叫《作品》,他们稿费挺高的。《上海文学》也看自由来稿,但是录用的难度确实非常非常大。大家可以碰碰运气。

媒体方面,说实话媒体倾向于不看自由来稿,一般都是记者自己约稿,这个时候咋整呢?这个也挺微妙的。其实媒体也挺缺撰稿人的,所以如果大家真的厚脸皮一点,可以尝试加一下那些有很多媒体记者在的群,你就加他微信,你不要说话,有个热点,你写个热点投给他。他用就用,不用就不用,你就直接这样。

另一个曲线救国的方式,是参加国内的青年文学比赛,这方面我比较推荐港台地区的文学竞赛,他们的评审机制对新人比较友好。匿名审稿,有评审记录,官方都可以查。内地也有很多文学比赛,这里不一一赘述,详细的都可以留意“文学投稿小助手”,很多比赛信息都在那里发。

文学刊物不一定要投大刊,名作家太多,竞争太激烈,大刊可能只有不到5%的篇幅是留给默默无闻的作者,你要上版不只要写得和他们一样好,有时候得比他们写得更好。如果编辑加你了,意味着你的稿子可以修改,但离发表还差临门一脚。迟子建现在很有名了,当年她大学的时候也被拒稿,有个刊物的编辑叫她改稿,改了三次,说你怎么越改越差,就退稿了。你看迟子建都这样,你要对自己有点信心。

如果大刊投不过,就投给家乡的地方刊物,省里的,市里的,地方文学刊物照顾本地区的青年作者,你被选择的可能性就更大。

媒体投稿与发表

说完文学,再说一下媒体。媒体投稿跟文学刊物还是很不一样,如果大家是想要投媒体评论的话,首先一个比较好的消息是媒体会对新人更加宽容,现在已经不是传统媒体的黄金时代了,纸媒转型新媒体,缺乏优质撰稿人,如果新人写足够好,产出快,媒体编辑不会太在意你的学历和背景。

如果你是一个很勤恳的撰稿人,其实媒体很需要你的。它们在一个更加市场化的氛围,官僚和门第观念会相对较轻(但不是没有),但值得顾虑的地方在于媒体高密度的写作频率,以及对流量数据的相对看重。你在文学刊物发稿,一个月一篇都很不错,人家也不看浏览率,但媒体可能要求你一个热点出来,一周内出稿,稿费标准甚至可能跟浏览率挂钩。所以,媒体对时效性和市场反馈要求更高。在媒体的分类上,又可以分为主流色彩的官媒(比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也是党媒,但价值上更多元的媒体(比如《新京报》《澎湃新闻》),近年来声势巨大的非虚构(比如《人物》《GQ报道》《网易人间》《真实故事计划》),稿件的要求也不一样,需要你去认真辨析。例如《新京报书评周刊》可能比较欢迎贴合热点的文化评论(结合相关图书)、《人物》发布的则是由大量信源组成的深度报道。前者重分析,后者重呈现。

我最初写作就是先通过媒体被看到的。大一期间,我加入了院报的副刊栏目,负责撰写散文、小说、诗歌或评论,但在大一结束之后,我决定离开。原因不在于我感到自己不被重视,也不是内部氛围出现问题,而在于我在校园媒体或报纸撰文时,清楚感受到有一面墙堵在我的眼前,这面墙决定了,什么能发,什么不能发,仅凭学生的努力,是无法移动这面墙的。在校媒“严格”的筛选下,那些成功发布的文章,它们的主题是风景、故乡、亲人,而那些被驳回的文章,主题往往与时政、校园问题、学生困境有关。副刊内部有自我审查。主编顾虑到上面的压力,定下的选题会倾向稳妥,这时候,哪怕你自己想写一些尖锐的文章,也会由于选题不符被过滤掉,即便学姐做好人,一律将文章送上去,审核的老师也会毫不留情将它淘汰。

大二以后,我把更多时间花在校外,为一个叫706青年空间的平台写稿。我依然记得第一次发表作品的喜悦。当时我投稿给706,主题是纪念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第二天就发了,没有稿费,因为是二条,浏览也只有几百,但我却很高兴,那份喜悦,即便后来拿到了更多稿费、写出了更有影响力的稿子,也无法被取代。幸运的是,这篇稿子被两位媒体编辑赏识,一位来自凤凰网文化读书频道,一位来自《文汇报》,他们加我微信,和我约稿,这让我第一次感到,原来自己的东西还是有人认可的。我想,我可以靠写作赚生活费,让更多人知道自己。

为了更专心地写作,我没有留在学生会,退掉了学院的教师教育课,计算机二级的考试不准备,教师资格证也不想考,尽管母亲很希望我当教师,但这不是我的理想所在,在咨询了信任的学长学姐,确认教师教育课等课程会耗费大量精力后,我觉得自己还是不要抱着“技多不压身”的心态把精力分散,而应该找准顺的那条道儿,全心全意地去努力。

最初写作就像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人,不懂得写作行当的习惯,纯粹靠热情去操作,今天想到一个选题,就动手开始写,写完了,检查一遍,草率投给编辑。格式排版质量什么的,现在看来都马马虎虎,就凭着一股傻劲儿,还有不怕人批评的厚脸皮,经常是发给编辑,编辑看选题不对,或者写得不好,也懒得回复你,那时候就很生气,说我那么努力写,你哪怕批评也说一声,就小心翼翼地提醒编辑,说我不怕批评,不能用也没事。编辑是经过行业成熟训练的,每天过眼大量稿子,很多问题你想不明白,编辑看一眼就明白了,我就去研究他们的选题思路、推荐给我的文章,慢慢地摸到里面的门路。撰稿这一行,第一关是最难的。你会被拒绝、被毫不留情地批评,甚至投稿石沉大海,很多写作爱好者几次投稿不中,灰心丧气,就转头离开了。过了第一关,后面的路就会好走许多,拼的无非是技术和经验,还有你捕捉现象的目光,这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大部分热点稿子是速朽的,一个作者如果对自己有更高的期许,盼望稿子能够耐读一些,不妨穿过热潮,尝试写一些“静态稿子”。“静态稿子”的提法是一个编辑告诉我的,当时我写了一篇《绣春刀2》的影评给他,他告诉我,这篇稿子现在还是动态稿,只是就电影谈电影,热度过了就没了,只有静态的稿子,才能有长效性。动态稿子,容易借助热点,获得横向的广阔传播。静态稿子在纵向时间上更有优势。可怎么写出静态稿子呢?就实际操作而言,要不拘泥于一事一物,有一个宏观的对问题的把握,稿子的主题,不必是单部作品,可以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具有普遍性的议题,而那些作品、现象,是丰满你这个论点的食材。就以这篇稿子为例,它本来是《绣春刀2》的影评,后来成为“武侠文化的流变”,标题《从金庸到徐皓峰:武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主题:“近些年的武侠片精神有了微妙的转折。反映大侠精神的片子没有断,可与此同时,一批转而关注“个体”生存的武侠片浮出水面,他们热衷于探讨一个人如何夹缝中求生存,尝试将家国情怀从侠的身上卸下,而让侠更多接触原本看起来卑微而苟且的事情,侠的行动目的,不再是为了拯救天下、牺牲为国,而是去生活,去保全自己。这是一种观念的分歧。一边,是侠在人的头上;另一边,先成人,再为侠。”

回顾我最初写作的时光,常常很“赶”,因为总在追热点,十分疲惫。后来我想到个法子,兼顾收入和心情愉悦度,那就是在小说、散文写作之余,找一些可以预知的热点写,做到有条不紊。比如菲茨杰拉德的选题,我知道他的纪念日是几号,一般到那时,媒体会愿意提起他,做他的选题,那我就可以提前写,到那时再把选题和写好的稿子报给编辑即可。

后来,和几位编辑建立长期联系后,我的供稿就稳定下来了。我在一些媒体、刊物开设了专栏,有的媒体也会主动找我,一般对一家媒体,一个月给稿一两篇,生活不富裕,至少保证基本吃住。

现在想来,那时候是幸运地碰上了纸媒转型新媒体的风口期,微信公众号尚处于上升阶段,现在风口关闭了,很多文科学生会发现读完研,找工作和投稿都更难了。所以有时候选择很重要,判断一个时期的风口在哪里,我那时候是误打误撞,如果换到现在,我大概率也找不到工作,投稿遇到更大挫折,但随着疫情缓解,这个困境会有一定的改善。

写作书单分享

暂时遇到困难的朋友,不妨与朋友加入写作互助小组,坚持每周动笔,小说也好,评论也罢,互相提意见,分享投稿渠道。推荐一部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一个公众号《做书》,方便你了解行业现状。想知道普通编辑的心情,可以在豆瓣搜索“重版出不来”。不知道小说怎么写,可以读毕飞宇的《小说课》。

很少人能在写作上无师自通,大部分作者,在烧完自己可怜的人生阅历后,就陷入无从下笔的尴尬。尤其是写小说,主线、逻辑、节奏感、圆形人物、氛围渲染等,写一本小说,是一场漫长的战役,若有几本关于小说的小册子,兴许会事半功倍。

小说不像数学题,它没有标准答案,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小说公式,不同作家,对小说的理解也大有不同。但是,诸多优秀的小说往往有共通之处,比如: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开头与结尾。《白鹿原》里,“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百年孤独》中,“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又如:明确的人物动机和呼应动机而成的故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动机就是重遇黛西,故事的跌宕起伏都因之而生。盖茨比的人物弧光也得以完善。除此之外,洗涤陈词滥调、懂得“言有尽而意无穷”、找准叙述视角等,也是优秀小说的共同品质。

单纯从文本技巧而言,戴维·洛奇的《小说的艺术》谈得很细。他是英国的学者型作家,既写小说,也做批评,洛奇穿梭于书本与学院间,最擅长写刻画知识分子的小说,《校园三部曲》就是例子。这一点,与我国的钱钟书有些相似。在写作上,他务求严谨,他说:“因为我本人是个学院派批评家……我是个自觉意识很强的小说家。在我创作时,我对自己文本的要求,与我在批评其他作家的文本时所提的要求完全相同。小说的每一部分,每一个事件、人物,甚至每个单词,都必须服从整个文本的统一构思。”所以,他笔下的“小说讲解”,如同一份纵横捭阖、工整细致的调查报告。

《小说的艺术》分为五十个篇章,讨论了“悬念”、“视角”、“意识流”、“陌生化”、“象征”、“互文性”、“元小说”等五十个关键概念。每一章,洛奇会解析一种小说技巧,结合一两位典型作家的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深究。比如“意识流”一章,引用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从一句“达洛维夫人去买花”开始,告诉读者看似平淡的讲述中,作者在叙述上耗费了多少心思。洛奇虽扎根学院,但写作风格并不佶屈聱牙,他的文本细读简明流畅,对普通读者较为友好。美中不足的是,洛奇希望面面俱到,但书本篇幅有限,在一些章节中,他只能点到为止。

在文本细读上,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也是一部晶莹剔透的作品。它没有洛奇那样面面俱到,但在对奥斯丁、狄更斯、福楼拜、普鲁斯特等特定作家的解读上,他更加深入。纳博科夫像一位侦探,不漏过特定目标的蛛丝马迹,他的讲解“是对神秘的文学结构的一种侦察”,为此,他呼吁读者“拥抱全部细节”,体察小说的风格和结构。纳博科夫有多细致?举个例子:在讲解《包法利夫人》时,他对福楼拜对“以及(and)”这个词的使用穷追猛打,同时追究起小说人物读过的书,从这些书的共同点来发掘福楼拜的用意。

所以,如果读者对奥斯丁、狄更斯、福楼拜、斯蒂文森、普鲁斯特、卡夫卡、乔伊斯感兴趣,这本《文学讲稿》可做向导。前提是,你要忍受纳博科夫对文本的大量引用。

《小说的艺术》和《文学讲稿》都是很深入的读物,但如果出门旅行,只选一两本相关读物,我却不会带上它们。它们像列席讲堂的教师,可以在课堂邂逅,旅行却不必了,我更愿意选一些“朋友型”的读物,听他们说话,像一个性格鲜明的朋友坐在你身旁,轻松而愉悦。近来,给我如此感觉的是《布洛克的小说学堂》和《巴黎评论》。

《布洛克的小说学堂》(后文简称《小说学堂》),作者劳伦斯·布洛克,美国冷硬派推理小说的代表。他的推理小说兼顾了市场和文学性,在营造氛围和塑造角色上尤其出色。

这本《小说学堂》非常好读,它近乎问答体,每一章先抛出一个典型问题,再做出具体回答。听布洛克谈小说,像一个醉汉在房间里手舞足蹈,他的一字一句都透露出旺盛的生命力。

他明白,市面上谈写作理论的书太多了,但能具体指导小说创作的却不多。究其原因,一是语言:学院经典常常晦涩难懂;二是角度:局限于文本的静态分析,用套理论的形式写作,却忽略了小说出版背后的运作机制。而布洛克要讲的,就是“如何写出兼顾艺术和市场的小说”,他以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告诉你新人容易犯的错误、与编辑、媒体、出版社打交道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避免自己的小说“孤芳自赏”。

《小说学堂》是作家写给读者的建议书,《巴黎评论》则是记者/编辑与作家的对谈,一场同等智力水平上的交锋。

《巴黎评论》是一本享有盛名的文学杂志,一九五三年至今,杂志刊登了三百余篇“作家访谈”,被采访者是当世最著名的一批作家,为了完成一次访谈,《巴黎评论》的记者和编辑往往要筹备数月甚至一年,他们秉持欣赏但怀疑的目光,刺探作者在写作中的思索与出路,以及他们对文学本身的洞见。可贵的是,这些访谈没有沦为作家的吹捧录,十年后再看,那些问答依然落在实处、诚恳而富有力量。这是《巴黎评论·作家访谈》的魅力之处,它不仅值得写作者阅读,也值得记者们好好研究。

除此之外,爱·摩·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卡尔维诺的《美国讲稿》、 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普鲁斯特的《驳圣伯夫》和韦勒克的《文学理论》等也都是写作小说的引路人。

总之,如果你现在还在辛苦投稿的阶段,请不要气馁,你正处在写作生涯最难的一关,很多人知难而退,而挺过去的人,才能拨云见日,海阔天空。坚持写下去,这是唯一的硬道理。

Share this pag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