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有“二流观众”的命吗?

今天要谈论一个关注度比较高的话题,那就是电影的审查和分级制度,或者叫电影检查制度。

其实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电影审查制度。以好莱坞为例,它的电影分级制度,也是从审查制度脱胎而来,并且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审查的性质。

首先,创作者对此有着最切身的感受和意见,审查制度对电影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

其次,作为观众,因为我们默认电影都要接受审查,所以我们看电影的时候,有时比较难判断哪些部分是做了修改,哪些部分是创作上的不足。

尽管这一制度的存在本身带有各种争议,但无论如何,电影都还是需要经过监管部门的监管之后才能面对公众,而审查这件事,甚至要从电影诞生的源头讲起。

讲述 | 李竞菲,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高级讲师

来源 | 看理想App节目《去电影院的路上》

1. 电影,一门不受宪法保护的生意

电影审查(censorship)开始得比想象中要早得多,甚至可以说,电影审查史和电影史几乎是同步进行的。

影史上的第一次电影审查,出现在1897年美国缅因州。而这一年,距离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在巴黎大咖啡馆公开放映仅仅过去两年。

当时,职业拳击赛是一种在美国非常流行的运动,1897年的3月17日,在内华达州的卡森市举行了一场公开的职业拳击赛。

因为这场比赛非常出名,被人们称作“世纪之战”,所以有人就把整个拳击赛都录制下来了,问题出现了:虽然内华达州不禁止拳击赛,但是当时其他州却都有反对职业拳击赛的法律,录下来的这场拳击赛以电影的形式在全国传播,各个州却没有相应的法律去限制拳击电影。

面对这种情况,缅因州第一个做出反应,在这场拳击比赛后的第三天就立法通过了一项法律,规定公映拳击电影将被罚款500美元,这就是历史上第一条有关电影审查的法规。随后随着电影业的发展,电影的监管法律也逐渐传播到各个州,这就是最早的、直接由政府立法审查电影内容的开始。

然而,大家对于“世纪之战”这样的拳击赛影片兴致高涨,根本就无视这些监管法律,照看不误。随着情况的升级,到了1907年,美国当时第二大的电影市场芝加哥,就赋予了警察局长权力:你可以以道德为由颁发或者剥夺电影供应的许可证。

而在当时最大的电影市场纽约,纽约市长干脆在1908年的圣诞前夕颁布了一项法令,他以消防安全和道德依据为理由,撤销了所有电影院的许可证,关闭了超过550家的电影院。

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知道,电影审查一开始是由执法部门,也就是警察局根据法律来随意对电影院进行裁撤和处罚的制度。

为了应对来自政府的直接审查,当时,一些对电影比较友好的社会组织和联盟就联合起来,创建了一个新的组织,叫纽约电影审查委员会(New York Board Motion Picture Censorship)。

这个社团的审查小组提出了一个方案:由他们向制片方收取少量费用,然后进行电影的自我审查和修改,以此来避免执法部门对电影的直接裁撤。从客观上来说,委员会的存在比较成功地避开了政府审查,在那之后,每个州也逐渐组织了自己的审查委员会。

如此到了1915年,出现了一场很重要的官司——互助电影公司和俄亥俄州工业委员会之间的官司。这家电影公司以审查委员会违反宪法第一修正案为由提起了诉讼,也就是说电影审查违反言论自由。在今天看来这是再明白不过的事实,但当时却一直将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

令人诧异的是,最高法院最后驳回了这个诉讼。它驳回的理由是:电影放映是一项纯粹的生意,起源和行为都是为了牟利,它不能被算作是一个公共出版物,或者说它并不是公共舆论的喉舌,所以,电影不被法律承认为是言论,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电影应该由政府实施法律统治权,实现法律对电影内容的管制和审查。

2.从糜烂的好莱坞到天主教整风团

那么,既然电影不受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好莱坞和华盛顿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充满了紧张和压力。特别是在当时的无声电影时期,好莱坞名人的各种丑闻震惊了世人。

电影《巴比伦》开篇的派对上有一个玩得很大的配角,他实际上是好莱坞早期一个相当大的丑闻案的主角,名叫Fatty Arbuckle。Fatty后来以未经指证的强奸和杀人被控入狱。

除此以外,当时好莱坞接连出了好几个丑闻,比如带有同性恋色彩的谋杀,或者服药过量死去的名人。这些接二连三的事件都让好莱坞的公众形象变得非常糟糕,要求政府干预好莱坞的呼声逐渐高涨。

好莱坞当然无法坐以待毙,他们要竭力避免来自华盛顿的直接审查。为了应对这种清理好莱坞的呼声,1922年,各大电影公司聚集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协会。这个协会很有名,叫:美国电影制作和发行协会(MPPDA, Motion Pictures Producers and Distributors America)。

MPPDA首先找到了一个跟白宫关系很不错的业内人士威廉·H·海斯,他原来是邮政系统内的一个官员,不过同时,他也是前共和党的全国委员会主席。好莱坞找海斯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让他担任说客,在政府内部为电影公司的利益进行游说,以缓解好莱坞和华盛顿之间的紧张关系。

到了1927年,海斯成立了一个电影公司负责人委员会,根据通常会被当地审查委员会判定为不合格的项目创建了一份清单,直译过来,就是那些在电影中“不可以出现的,或者是你要小心”清单,将这份清单作为电影拍摄的自查手册。

在这份长长的海斯清单当中,包括了11个禁忌,比如:关于裸体或者是有关裸体暗示的轮廓;白人作为奴隶;跨种族的性;生孩子的镜头;小孩子的性器官;很明显的冒犯种族和族群的言论等等,然后在“需要谨慎处理”的主题中,包括同情犯罪或者走私,性诱惑等等。

然而这个时候,电影业正好进入从无声跨越到有声的阶段,有声电影迎来一轮新的现实主义,吸引了新的观众群,其中就包括孩子。这些越来越逼真的电影,所呈现的有争议的内容,引发了越来越大的公共抗议,因此也让审查问题更为凸显。

到了1930年的3月31日,海斯不得不发表一份政策声明,发布了一份电影制作法典,它成了一个日后电影制作的准则,这份法典也就是人们后来熟知的海斯法典。

海斯建立了一个审查电影的小组去审查电影内容,海斯办公室授权成立电影制作法典委员会,也就是PCA(Production Code Administration)。

PCA主要由天主教徒负责掌管,MPPDA只同意供应有PCA批准印章的电影。电影公司主动给予PCA权力,让他们在最终版中审查和删除道德上的不良内容。所以,这份法典事实上是行业内部的一个自查法典,并不是直接来自政府的法律。

这部法典被发布之后在好莱坞实施了相当长的时间,大家如果注意看好莱坞黄金时期,也就是三四十年代的影片,会发现他们的故事往往保守得惊人

所有电影中的激情戏都被删掉了,为维护神圣的婚姻,除非是在绝对必要的情节中,通奸和诱惑都不可以被提及,至于婚外情这种违反人伦道德的情节就更不可能保留了,而且在影片中最终这些做坏事的人都要受到惩罚。

像渎神、侮辱种族、裸体或者性暗示,通通都是被禁止的。在暴力审查方面,则是不能谈及犯罪的细节,或者展示枪械或非法的武器,执法人员绝对不能死于罪犯之手,所有的罪犯都必须要受到惩罚等等。

正是20年代好莱坞的疯狂,招致了此后严厉的审查制度。然而,即便如此,当时的电影公司自己也赞同甚至主动配合这样的审查。有几个原因,第一,自我审查的程度较高的话,就避免了来自华盛顿对电影公司的控制。第二,在大萧条的背景下,安抚宗教团体的情绪也是很重要的。

最后,很意外的一点,是海斯法典在创作上给编剧框定了一条路径,让好莱坞的故事只能朝一个方向发展,比如爱情最终要步入婚姻,罪犯最终要受到制裁。

审查的意外之得,是经由审查法典形成了一个非常简明高效的创作法典,为后续大规模地制造更多好莱坞式简洁明快的电影铺平了道路。

3.崩溃的法典和电影分级制的来临

尽管电影公司并不反对海斯法典,但是法典一经施行,就不断地遭遇挑战。在四十年代,一些有意违背法典发行的电影,反而引起了公众更大的兴趣。

由列奥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影片《大飞行家》,这部讲述好莱坞影史奇人霍华德·休斯的影片,里面有非常明显的,对抗审查委员会的荒诞场面。他们当时审查的,是女演员的领口究竟可以有多低,才能达到公共放映的标准。而休斯后来也确凭借这个噱头,让发行公司联美赚得盆满钵满。

到了五十年代,好莱坞随着片场制的权力丧失,海斯法典开始崩溃。但更重要的是,最高法院这时也改变了之前的立场,裁定通过电影表达应该受到第一和第十宪法修正案的保护,具有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

尽管还需要再一个十年,海斯法典才能完全消失,但是那时电影所面临的来自政府干预的威胁已经消失了。最终,电影公司和海斯法典彻底解绑,到了六十年代,观众就几乎能够从电影中看到一切海斯法典所不允许出现的内容了。

但美国电影业的难题是一个接一个的,政府的压力消失了,观众对电影内容进行审查的要求却没有改变。为了应对对电影不当内容感到愤怒的青少年家长们,美国电影业从撤销海斯的审查投向了电影的分级。

1968年,由几个大制片厂牵头成立的MPAA,也叫美国电影协会的组织,它的主席是Jack Valenti,正是他开始谋求电影分级制度,制定了划分为四个级别的自主评级系统。

这四个级别分别是,代表大众级的“General audiences”,也就是合家欢电影,没有观看限制和要求。M级是“Mature audiences”, 为成年人观众。R级,“Restricted”,则代表限制级,16岁以下的观众要求有成人陪同观看。那么X级, 则是仅适合成年人观看的级别。

因为容易把M和X搞混,所以M后来又改变成了GP,“For general audience with parental guidance”,建议在父母陪同下观看。后来两个字母翻转,成了我们熟悉的PG。

除了这四个基本的分级之外,到了八十年代中期,PG和R之间又增加了一个分级PG-13。这因为当时斯皮尔伯格拍的《夺宝奇兵》和《鬼驱人》中,明明有很多血腥以及让人不安的画面,却都评为了PG,这引起很多家长的愤怒和投诉,所以就在PG之后又增加了PG-13的分类,也就是13岁以下父母指导观看。

仅适合成年人观看的X级,在1990年的9月,被MPAA换成了NC-17,17岁或以下观众禁止观看。

这就是美国电影沿用至今的一个分级体系,它的基本逻辑其实不难理解,就是“为了孩子”,而“服务于家长”。比如,要成为美国电影分级委员会的成员,有一项要求是你必须是一个5到15岁孩子的家长。电影分级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什么样的内容是该被看到的,这个评级系统的主要目的是要告知父母电影内容的信息。

然而,即使是这样细分的电影分级制度依然是有争议的。比如,要怎样把一部电影,从一个分级划到另外一个分级?这种分级是完全公正的吗?隶属于MPAA的分级委员会,他们能在分级这件事上公平地对待大制片厂和独立制片商吗?而这个不对外公布会员身份的神秘组织,又是如何在为全美国的影片分级呢?没有人知道。

关于这点,大家可以去看一部有关调查美国电影分级协会的纪录片,《影片未分级》。导演甚至雇用了私家侦探来挖掘这个神秘的分级委员会的构成、运作,谈论它背后隐藏的问题。

讽刺的是,由于题材敏感,这部纪录片被送往审查部门分级时,被分成了NC-17最高级。相信看完这部影片,大家对美国电影分级制,会有更全面的认识。

限于篇幅,文章仅仅讨论到美国的电影审查和分级的源起和由来,但正如开始时所提到的,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着因应着自己文化习俗、社会形态以及电影文化的电检查制度。

只是,不仅是电影审查制度,没有什么制度的存在是理应如此,也永远不变的。电影审查制度每一次变化的背后,都是电影创作者的不懈斗争,观众的意见浪潮,和政府的监管控制三方的动态博弈。

可以说,每一部影片的上映,都带着和审查搏斗的伤痕,细心的观众自然会在影片的各个角落发现它们、理解它们,并更加珍视那些真正优秀的作品,所努力传递的核心信息。

Share this pag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