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影響的層面複雜一點,但最終要看台灣產的豬肉是否能出口
台灣賣豬是走拍賣市場,其中有個很大的出路是給冷凍廠
冷凍廠是比豬農還賺的行業
操作就跟股票一樣低買高賣
台灣豬便宜的時候就買起來凍
進口豬便宜的時候就買進來放
貴的時候再賣出去,通常高點都是三節,需求大的時候
大體方向是這樣操作,其中比較複雜的就略過
開放以後多了一個貨源,如果價格比台灣更有優勢
那對於台灣拍賣市場買過來的豬的需求就會下降
供應量一樣的情況下,拍賣價格照歷年來看就是會下跌
對價格有興趣的可以去農委會網站找歷年毛豬價格
台灣養豬的現況,二代肯接班的不多,因為太累
加上很多二代其實都送出國念書去了
所以養豬戶其實是越來越少,也不可能增加
因為環保的規定,要拿到執照很難,幾乎不可能
既然賠錢,就跟停損一樣,賣豬場或是不養的人也會出現
也有可能養的少一點
所以增加台灣毛豬需求的通路就只有外銷台灣豬,現在已經拔針了
另一條是品牌豬,但是台灣做的並不好,也許哪一天突然會變好
不知道政府是不是因為台灣已經拔針才搞這個
外銷後面沒問題的話,那當然後續價格就沒問題
養殖量也能維持
如果外銷不順利,那就是養殖量會下降
養殖量會下降,就是飼料量下降
那以飼料為主的公司自然就會少一些營收
但對於食品加工廠算是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