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客心理特征辨析(有刪節)

博主注:這篇文章是在品蔥論壇“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能够看淡同胞和自己的悲惨命运?”問題下的一則回覆中看到的。由於此文原載於人民網,所以這裡刪節了開頭結尾的大段官話套話。但同時也可以看到在2014年的官方、半官方媒體此類分析文章仍可以公開討論發表,僅僅5年時間,簡體中文網絡輿論環境就已經完全惡化到如今這個地步,令人唏噓。

2014/09/01 來源:人民網

許 燕

导读:当今的中国社会进入到社会矛盾凸显时期,其不利的社会因素会导致出现越来越多的看客。依据当前中国看客心理反应,可以分为如下三种典型的看客心理特征:邪恶快感,社会恐惧,道德恐慌。看客心理的产生原因涉及社会、道德与个体心理等三个层面的因素。

【关键词】看客心理 旁观者 道德恐慌

最先揭示看客心理的是文学家鲁迅,他用痛恨、犀利、无奈的语言穿透看客,直射中国人的劣根性。今日重提看客,源于中国百姓的感受与疑问:当今中国社会的看客现象是否又在回归?依据日前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的“当前社会病态调查”结果,89.2%的被调查者认为“看客心态”普遍存在。

看客的界定与心理特征

看客,简单而言就是旁观者,是指人们以旁观者的姿态面对事件与人,不论何种性质的事件如同看戏一般,对当事人没有理解与共情的心理反应。

依据当前中国看客心理反应,可以分为如下三种典型的看客心理特征。

邪恶快感。邪恶快感是因他人的厄运而快乐的心理感受,属于一种暗黑的高兴情感反应,也称之为幸灾乐祸,具有邪恶、卑鄙、冷漠等反道德的特征。看客们在观看一个人面对死亡的悲剧过程中充满了快乐与刺激的感受,显现了人性中的邪恶成分。邪恶快感的危害极为严重,其群体围观效应会加剧事态向恶性结果发展,置人于死地。

社会恐惧。社会恐惧源于在某一社会环境中人们失去生活安全感而出现的害怕、焦虑、急于求生的现象。当出现危险情境时,人们会启动对死亡的恐惧,逃离危险源,寻求自保,以获取生命安全。

道德恐慌。道德恐慌是指社会舆论或大众传媒以偏常的方式来定义一个群体或某种行为,并且只将注意力集中在该群体或事件的离奇性上,且对其加以无限放大,从而导致大众的集体恐慌,进而还可能引发人们对不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人或者群体进行打压。道德恐慌印证了中国人的理念——好人(心)不得好报,做好事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它启动了中国人的自我保护机制,有道德之心,不敢行使道德之责。

看客心理产生的原因

看客心理的产生原因涉及社会、道德与个体心理等三个层面的因素。

其一,社会因素。当今的中国社会人均收入已经超出1000美元,进入到社会矛盾凸显时期;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0.40),贫富差异过大,进入社会问题爆发的频繁期。在这种社会发展阶段,其不利的社会因素会引发民众的人间失格、社会焦虑、心理怨恨,进而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看客。当社会不承担责任,当社会失去了爱,当爱失去了责任,结果将是丧失国格,丧失人格。

人间失格。人间失格是指丧失做人的资格。主要表现为无能与无爱。无能是指一个人没有能力活在这个世界上,出现生存困难;无爱是指一个人无法感受爱,也无力给予爱。当人丧失为人的资格时,会引发人们的心理恐惧与不安,懦弱与羞耻,抗争与暴力,这是人性的扭曲。在一个无爱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悲剧人物。

心理怨恨。社会结构失衡,贫富差距过大、会产生怨恨;社会比较的心理落差、会产生怨恨;无力生存于世的虚弱均会产生怨恨。德国著名现象学哲学家马克斯·舍勒指出,怨恨是现代人的精神气质,它颠覆了传统价值观念,怨恨是一种有明确前因后果的心灵自我毒害。在日常生活中怨恨表现为没有道德约束的幸灾乐祸。

社会焦虑。社会矛盾凸显会引发民众的不安定感,近段频发的非常规突发事件提升了整个社会普遍的焦虑与恐惧。媒体上充斥着恐怖事件、暴力冲突、杀人事件、毒奶粉、地沟油、飞机失联、建筑物倒塌、物价与房价的涨落、经济危机等报道,人们感觉到生存危机,并产生出强烈的安全需求。社会焦虑成为一种社会流行病,看客多了,旁观者更加心安理得了。

其二,道德因素。道德低劣者会是社会悲剧的看客甚至是制造者。但是道德恐慌、道德推脱、道德认知低下也会让更多的人变成看客。

无德之人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性丑陋,违背道德规范。他们会恃强凌弱,欺压弱小,不管他人生死,会成为残忍冷漠的看客,内心与行为一致,没有心理冲突,没有道德愧疚感。

而道德恐慌与道德推脱者不同于无德之人,他们具有道德意识,但是在道德行为上表现无能。道德恐慌者是迫于外部压力不敢做道德之事,道德推脱者是当一个人做了不道德的事情时,也会出现内心冲突与愧疚感,良心受到谴责。但是,为了解脱自我责任,他们会丧失社会责任感,将责任推脱于他人,不敢担当,将自己设定为局外人,心安理得地成为事件的旁观者,或者将自己设定为受害者,嫁祸于人,最终将不道德行为合法化或合理化。

其三,心理因素。暗黑人格是一组反社会人格特质群,如马基雅维利主义、精神病态和自恋人格,是对社会发展、个体成长具有负面作用的人格特征,具有暗黑人格的人更容易成为社会的看客与悲剧的制造者。暗黑人格具有以下三个共同特征。

缺少社会同情。同情与幸灾乐祸是人们面对他人灾难时可能会产生的两种相反的情感。前者与当事人的感受一致,同为消极效价;后者与当事人的消极感受相反,属于积极情感。心理学研究发现,悲伤的情绪图片不会引起他们的痛苦情绪共鸣,反而表现出较高水平的积极情绪。这种情感共鸣上的缺陷会导致他们忽视自己行为可能对别人的伤害,对他人的痛苦漠不关心,人格表现出冷漠无情,不识人间疾苦。

自我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将一切集中于自身的人生哲学,实用主义价值观。通俗些说,就是“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个人利益高于一切,为达个人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将个人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以服务自我为处事原则,忽视社会规则与道德原则。擅长算计,利用他人,不涉及个人利益,不会帮人助人。当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和他人痛苦之上,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健康社会关系的人,常常是冷酷算计的旁观者。

合理化的邪恶。邪恶被披上了美丽的外衣,就是将不合理的邪恶合理化,使得看客心安理得。嫉妒与快感常常被视为幸灾乐祸型看客的主要特征,他们将别人的成功视为是自己的失败,见不得别人的幸福与成功,看到他人的悲惨与失败会使他们产生无限的快感。然而,赤裸裸的邪恶是不为人所接纳的,他们也会掩饰自己的邪恶本性,表现出外部的人格魅力,以变色龙式的才华招摇过市,以社会赞许的方式获取个人的资源。

Share this pag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