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卡尔:《今天的左派》(1978)

受访者:E·H·卡尔(E. H. Carr,1892-1982)

译者:陈荣钢

【译者按】去年12月,我翻译和推送了E·H·卡尔的《民族主义及其发展》(Nationalism and After)第一章。今年上半年,我计划翻译和推送三篇卡尔的著述。这是第一篇。这篇访谈出版于1978年,代表了卡尔晚年对俄国革命、左派和马克思主义的看法。另外两篇即将推送的,分别是他为赫尔岑书写的长篇历史传记《浪漫的流亡者》(The Romantic Exiles,1933)和论文《卢卡奇和阶级意识》(Lukács and Class-consciousness,1971)。目前,E·H·卡尔在国内的译著不多,[……]

Read more

恢宏的世界正在坍缩

撰文:吕晓宇

志业危机

那段时间,我正好陷入个体危机。看上去,一切都在按照计划顺利进行。牛津政治学硕士毕业,拿到博士奖学金,未来三年生计不用发愁,接下来的夏天准备结婚。偏偏这个时候,我开始失眠。博士前,没体验过失眠或脱发的苦,睡眠一贯很好,挨枕即眠,原本以为多出来几个小时未尝不好,但脑子浑浑噩噩,什么也做不了。夜晚听到教堂整点报像丧钟,一下子,被折腾得心情烦躁。到系里一问,发现多数人睡眠不佳,都在经历“四分之一人生的危机”(quarter-life crisis)。也是这时候,开始痛饮咖啡,撑起研究日常。别说思想独立,连咖啡独立都没法实现,要是咖啡断货,学术就要进入大萧条了。

我清楚[……]

Read more

玩转微信生态、深入华裔“关系学”:力争亚裔选票的纽约第三国会选举 – 端传媒 –

华人有潜力成为撼动美国选举的票仓,但这个过程不会太快。

特约撰稿人 郑怡嫣 发自纽约

2月初,纽约皇后区,意大利后裔苏奥齐(Tom Suozzi)——纽约国会第三选区众议员的民主党候选人——出现在了一家中餐厅,新东湖海鲜城。他的竞选团队要在这里宴请两百位华人;苏奥齐拿著麦克风、站在一张餐厅的椅子上,他笑容可掬,用中文说:“请投我一票。”

据在见面会现场的华人回忆,苏奥齐一桌一桌地与人们打招呼,饮茶敬茶、聊天、品尝点心,学著用筷子夹菜,说华人与意大利人一样都是家庭观念很重,还说,自己最喜欢的前三名粤菜是虾饺、肠粉和蒸排骨。

让苏奥齐特地来中餐馆拉票的,是一场异常重要、受到全美[……]

Read more

一念之变,十年之途:太阳花精神的离散与重访 – 端传媒 –

如今在距离太阳花既不远也不近的十周年,记忆这场运动最好的方式,也许已不再仅是谈论它的历史定位与成就。

黄哲翰 乔瑟芬

【编者按】2014年3月18日晚间,一群不满国民党立委张庆忠以30秒通过“两岸服贸协议”的学生及公民团体,冲进立法院瘫痪议事,并展开为期24日的公民运动,台湾社会也因著这种全面性的运动受到剧烈摇晃,那股盘据街道对峙的余热,依旧弥漫至今。

一念之变,十年之途,当年的运动者如今有著截然不同的际遇,各自走出不同的人生,台湾政治版块在太阳花学运后亦面临重组洗牌,公民社会随之兴起、茁壮与健步迈前,持续在后太阳花时代吹拂台湾社会。如果记忆有期,十年之后,你还记得哪些?如果记忆[……]

Read more

【书摘】古巴革命后,离散在美国的古巴人,成为“新美国人”了吗?

为什么那些离开的人似乎没有受到风暴的困扰?留下来的人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海岸?

本文节选自“黑体文化”日前出版的2022年普立兹历史奖作品《古巴:一部追求自由、反抗殖民、与美国交织的史诗》,第三十章“新美国人?”,讲述古巴革命后离散的古巴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一位研究其他国家的革命的历史学家曾经提出,可以客观、冷静地计算革命的强度。如何计算呢?就是计算逃离革命的人数的多寡。在古巴,很多人逃离了革命。第一年,超过两万五千人离开;第二年,又有六万人离开。到一九六○年底,每个星期都有一千五百名古巴人抵达美国,到一九六一年底,在哈瓦那大使馆已经关闭的情况下,每个工作日向美国移民归化局申请入境的人数[……]

Read more

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美国小说》:比美国现实更荒诞 – 端传媒 –

特约撰稿人 Sean Tierney 翻译 杨静

身分或身分政治在美国是聊天警戒区。我们一直被灌输着相信我们想成为谁,就可以成为谁,但这个信仰并不总灵验。甚至有些人连问“我是谁”的权力也没有,因为他们的身分总是被外界的限制或期待先行锚定,由不得他们自己辩白。

奥斯卡入围影片《美国小说》处理的就是这个最重要也最有毒的身分危机议题:在今天的美国,做一个黑人意味着什么?电影改编自作家 Percival Everett 2001年出版的小说《抹煞》(Erasure),主人公 Thelonious Ellison 是以为美国非裔小说家和知识分子,人们喜欢称他为 Monk。Monk 毕业于哈佛大学[……]

Read more

真实故事计划|留守儿童:被牺牲的6100万,现在长大了

“没感觉。”

南方沿海某市的男子监狱车间办公室,门外是犯人们操作缝纫机的轧轧声浪,门内穿着工装的姚义秋按狱规坐在小板凳上,努力回想对襁褓中母亲出走的感受。

顿了一会儿,他又说:“会想她。”

隔着38年的时间,和从湖北乡下到滨海高墙内的遥远距离,姚义秋仍旧没有找到讲述童年情感的语言。就像20岁那年徒然的寻找:偶然听人说在大冶市街头看见了母亲,他和哑巴大哥一起赶去,辗转三天一无所获。

在这座监狱的高墙里,羁押着大量像姚义秋这样的犯人,他们入狱前的角色令人生畏:飞车党、抢劫犯、毒贩、人贩子、盗贼。但再将视角前推,他们在或远或近的时光里,都曾经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留守儿童。[……]

Read more

家访二本学生,我被颠覆的认知

2017年暑假,应学生的邀请,在广州一所二本大学任教的黄灯拜访了学生位于云南腾冲的老家,从此开启了为期5年的家访之旅。在十余年的执教生涯里,黄灯的花名册上已留下了数千位学生的姓名,一种念头愈发强烈:仅从讲台上观察学生,远远不够。在她的课堂上,60%到70%的学生来自于乡村与县城。这些二本学生和他们的家庭都是不常被关注和理解的沉默的大多数。

高铁、长途客车、电动车、摩托车……换乘着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黄灯从繁华的广州抵达山间、田野和海岸,走过学生自小求学的道路和校园,与他们的父母和亲友交谈。深入具体而稠密的日常,一条条鲜活的成长道路得以在黄灯面前延展开来。她真切地看到,这些家庭和其中的个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