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霞 | 寻找内在的和谐:诺瓦利斯的“走向内心”

本文原载于《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摘 要] 作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诺瓦利斯在其小说《奥夫特尔丁根》、《塞斯的弟子们》以及其他作品中不断提出“走向内心”的口号,其目的在于引领人类重归原初的和谐。诺瓦利斯认为,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本是一个整体,情感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

Read more

source: douban

中文互联网的“学生体”是个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大千网民,出个通告要说“敲黑板”、“划重点”,看个科普要问“有没有课代表”,嫌弃国外就讲“抄作业都抄不会”,就连公司搞裁员都说“你毕业了”。是因为把复杂问题变成有标准答案的情境会为生活增加确定感吗?还是说这是一种师生权[……]

Read more

空难话语中的幼齿化与攻击性

—— by 照相的宋师傅

东航空难的罹难者头七,民航当局之前确认了“无一生还者”的基本事实,为头七祭奠提供了令人悲伤的确定性。所有诗意的不相信,连同那自我欺骗的绝望之下的缥缈希望,必须要放下了。罹难者的生命已经终结,如果足够幸运,他们将继续活在遗属们的记忆中,尽管后者仍要被迫处理与死亡有关的伤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