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信息审查员”:欧美图书行业中的新兴群体|读刊

什么样的行为可以被定义为偏见?在“取消文化”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了西方世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而“与偏见斗争”也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阵地战。

而一旦文学作品成为偏见与歧视的载体,那么它们就会经由文学得以实现自身的再生产和弥散。在这一背景下,西方针对文学的“消毒”运动也日趋激烈。在“新[……]

Read more

失守与死亡:疫情中的上海养老院 – 端传媒 –

「在暂停探视的通知和死亡通知之间,张秋生和其他老人家属一样,20多天里没有收到院方任何消息。」

特约撰稿人 布遥山 发自新加坡

四月上海,初春深夜,救护车和殡仪馆的车辆穿梭于东海老年护理医院。一位陪护家人养病的家属,困在病房一个月了。夜幕降临,他常常望向窗外,看着人们被运走。

护理院在三月末实[……]

Read more

连花清瘟评论三则

八点健闻|连花清瘟简史:一款“国民药物”的诞生和发迹

连花清瘟,连同它唯一的生产厂家以岭药业,是新冠疫情的受益者。

自2020年被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后,连花清瘟销量一路飙升,同年内实现销售收入42.56亿元,同比增长149.89%,2021年前三季度销售额超30亿,以岭股价[……]

Read more

苏联野史:如何抢购稀缺物资?

编写:吴鞑靼

原文由 Yekaterina Sinelschikova 发表于 rbth.com

接连不断的物资短缺教会了苏联人民以非传统的方式行事。为了得到一根珍贵的香肠,或者至少是一些粗糙的厕纸,他们到底费了多大劲呢?

每次商店把稀缺的商品放到货架上之后,不到30分钟就会全部消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