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代”作为一种中国式抗争:没有行动的反抗能激起火花吗? – 端传媒 –

「“这样的中国,多一个孩子不是多一个奴隶吗?”」

简素

上海封城两个月,舆论情绪由“四月之声”传递的肃穆和悲情,转变为有强烈割席意味的“最后一代”。

“最后一代”出自5月11日流传的一段视频,视频中,上海一个穿着防护服的警察威胁一位不愿意集中隔离的居民:“如果你不执行市政府的命令,就要对你进行[……]

Read more

薛云奎|上海封控成本考

“成本”是指为达成某一目标而付出的代价。在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指的是在产品生产与交付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支出。与产品生产直接关联的支出叫“成本”,间接关联的支出叫“费用”,当然也有人称之为“间接成本”。叫法虽然不同,但实质却无差异。

“封控”是“全域静态管理”的简称。上海封控区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不[……]

Read more

2022-05-20-专访中国大陆精神健康社工:疫下集体性抑郁,与背后的结构性因素 -端传媒-

经济不好你被裁员;行政低效、绿码黄码乱七八糟,你回不了家,你不开心;会发现这跟你想不想得开没关系,跟这个社会有关系。

在中国大陆,公众对于疫情的感知正愈来愈明显地走向一种集体性的焦虑甚至创伤。精神健康问题成为时代症候,而疫情让它变得更加突出和紧迫。端传媒专访致力于中国大陆精神健康公共教育的社工阿檬[……]

Read more

这才是我想看到的爱死机S3恐怖螃蟹那集的锐评。

失败的不是最近蜘蛛炒作的民主制度之失败,是这一船人本就配不上也孕育不出民主,理应跟恐怖螃蟹一起葬身大海:从第一次抽签(民主投票)的结果被肢体武力最高的轻易推翻定义施行独裁,而其他人选择沉默和当帮凶就能看出来其一;

到第二次集体投票做[……]

Read more

潘源文 | “缺席”的公爵与共和国的“新君主”

原文载于《政治思想史》杂志2022年第1期

摘要: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对切萨雷·博尔贾公爵不吝赞美之词,但在《李维史论》中则有意忽略了公爵。在1502年马基雅维利出使公爵期间,目睹并记录了雷米罗受戮的场景,并在十年后将这一事件写进《君主论》,但进行了细节的添置与改写。公爵放下的血淋淋的刀子和“[……]

Read more

离沪手记

—— byFemale Co

决定离沪自救

五一期间,看到群友发的内部消息,透露上海解封许是六一甚至更晚。作为一个悲催的小微企业老板,上海与宁波的公司暂时都无法开票,现金流已断,给员工发工资靠刷信用卡维持;外地的项目也需要服务。想到即使上海解封,去出差亦将面临长时间隔离,我决定为了生存先跑出[……]

Read more

我在虹桥火车站帮人离开

虹桥火车站以往是许多人前往上海奋斗的起点。而现在,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许多人正排队离开。5月16日上海宣布宣布分阶段复工复市后,许多沪漂涌向这里,有人回家探亲,有人彻底告别上海。

离开的人潮中,上海市徐汇区骑手余林用电瓶车摆渡了十数位离沪者去虹桥火车站。在公共交通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无私家车[……]

Read more

谈谈兵团移民

—— by Zhihu 一只种花兔

兵团从2016年前后开始大量招揽内地移民,具体政策大致是这样的:一家三口落户团场,其中一个人可以拿职工身份+40亩地+7.5万左右的补贴,六口人落户(即如果家里有四个孩子)的话夫妻二人就都能拿到职工身份了。房子免费住3年,3年之后仍要按市场价格购买,大部分团场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