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袒露身体更亲密的是袒露脆弱

理查德·林克莱特导演的《爱在》三部曲,见证了男女主人公从火车上偶遇相识到结婚,从吸引到排斥的关系发展过程。

1998年上演的经典影片《电子情书》,则讲述了第一代网恋故事,原本在线下书店是竞争关系的两人,却在网络聊天室结为挚友。

在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常常会陷入一种不确定状态,不知道关系究竟会走向亲密还是变淡。另一方面,随着社交媒体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人们也会通过它来建立亲密关系,但身体不在场又可能导致更大程度的不确定性。

我们愿意发展的关系该如何推进?社交媒体能够产生和面对面交流一样的亲密关系吗?在今天的文章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龙将从社会渗透理论讲起,分析人际交往的不同阶段及其特征,解析网络环境下超人际传播的优劣。

讲述 | 刘海龙

来源 | 看理想音频节目《生活在媒介中:传播学100讲》

1. 社会渗透与自我表露

社会渗透理论(social penetration)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特曼和泰勒提出,指的是个体之间从表面化沟通到亲密沟通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关系变化。这一理论认为,人际关系会以渐进的、可预测的方式发展,其中自我表露是让浅关系得以发展为亲密关系的主要方式。

自我表露是指个人自愿地和有意地分享有关自己的信息。自我表露具有三种特征,一是意图性,即自我表露都是刻意为之;第二是表露的信息具备重要性,甚至可以定义一个人的特征例如价值观;第三是自我表露的信息一般要不为人知。

由此可以看出,自我表露通常伴随着隐私边界的管理,我们通过对不同的人表露不同层次的隐私信息,来调整与他人的关系。我们也会用和对方分享了多少信息,来确定关系的亲密程度。

自我表露能够推进关系发展,但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将自己的秘密分享给对方,就是向对方呈现自己的弱点,这样便于建立信任和相互理解,但同时也会让人更容易受到伤害。

2. 社会渗透的“洋葱模型”

社会渗透理论认为,关系的发展总存在一个由不亲密到亲密的过程。理论提出者阿特曼和泰勒曾经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们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就像是洋葱一样,具有多重性,剥开一层后还有一层,层层深入直到最核心的部分。

洋葱的最外层是人格结构的最外层,一般是不用交流即可通过外表判断的一些个人信息,比如性别、年龄、种族等。

表层下面是外围,包括你在任何社交环境中都会与他人分享的信息,如姓名、大学专业和老家等,这一部分是我们的公共自我,对于所有人都可见。

外围之后是中间层,包括我们的态度、喜好、观点等,我们会选择性地表露给部分人看。

最后剩下的就是核心层,一般包括一个人的价值观、自我的概念、深层次的情感、内心深处的担忧甚至恐惧。核心层是最私密的部分,对绝大多数的他人不可见,但是却对我们的私人生活有重要的影响。

从表层到核心层的过程,就是我们试图向对方表露自己,从而使自己变得更脆弱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渗透的过程,这一过程会出现四个阶段的关系质量上的变化。

第一个阶段为定向阶段,它发生在公共场所,只会透露少量的个人信息。交流时彼此留有余地,一般对人或事不做直接评价或批评,冲突通常会被回避掉,人们会非常谨慎地不去破坏任何社会预期。

第二个阶段是试探性的感情交换阶段,即我们和一般熟人的关系。人们会使用一些表现关系特殊性的流行短语,状态也更加放松,也会出现更多的身体接触行为和感情表达,我们身边的许多关系常常会停留在这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感情交换阶段,一般出现在很亲密的朋友和情侣之间。这一阶段的互动更加自由随意,即使交流中包括一些批评意见、不友好和抱怨,也并不会对整个关系造成威胁。

最后一个阶段是稳定交换阶段。在这一阶段,双方可以自如地表达想法、感觉和行为,并且双方具有高度的亲密感和一致性,两人都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价和预测对方的行为。

与第三阶段有所区别的是,在这一阶段极少产生对传播意义的错误理解,双方都有无数的机会来澄清之前不清楚的地方,同时两个独立的个体会开始结成一体,因为他们已经剥掉了自己的保护层。

3. 从非亲密关系到亲密关系

上述四个阶段中的自我表露,实际上包括了广度(即话题的数量或范围)和深度(透露信息的私密程度)两个维度。

虽然自我表露更多被用来定义关系的亲密程度,但在各类人际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的不同阶段中,都伴随着不同深度和广度的自我表露。

比如日常生活中的熟人关系,就伴随着高广度、低深度的自我表露;与他人形成的专业工作关系,就伴随着低广度、高深度的自我表露;而亲密关系中的自我表露可能既有高广度,也有高深度。

在这四个阶段中,关系的变化也表现出几个普遍的特征:一是话题和信息深度与频率的关系,外层的信息会交换得更频繁,甚至更快速地被表露。我们和陌生人初次接触时,首先聊到的话题都是表层的信息,比如年龄、家乡、工作行业和单位、居住地等等。

其次,这一过程中的自我表露是符合交换原则的互惠,尤其是在关系发展的早期,一方的自我表露通常都伴随着另一方回馈式的自我表露。

第三个特征是,渗透在关系建立的初期非常迅速,但随着自我表露的深度层层深入,渗透的速度也会慢慢降下来。一旦形成较为稳定的关系之后,渗透的速度和深度就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但在双方分开或收到一些压力之后,渗透还会收缩。

所以最后关系还可能出现反向发展,也就是恶化和终结,我们把它称之为“反向渗透”或“收缩”。和渗透一样,反渗透也是一个循序渐进、层层撤退的过程。

4. 网络语境下的关系渗透

经典的社会渗透理论针对的是面对面交流的语境,但现如今,通过社交媒体的交流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

关于线上交流,美国传播学者约瑟夫·沃尔瑟(Joseph Walther)曾总结出一个“超人际的传播模型”。这一模型认为,线上交流在发送者、接收者、渠道、反馈四个环节上,交流质量都能够超越面对面的交流。

从发送者来看,人们可以选择性地、策略性地透露关于自我的信息,由此营造自己理想的网络形象。

从接收者来看,在对方视觉匿名的情境下,接收者会产生相似性的过度归因,会过度放大自己和对方的相似性,而相似性会带来更大的吸引力。例如豆瓣群组用户会认为群组内的人比线下的人更有吸引力。

从渠道来看,在线上的非同步、非即时的传播中,双方可以选择自己方便的时间发送或回复信息。因此沟通双方可以深思熟虑,甚至对信息反复编辑和修改,这是线上交流在渠道上的便利之处。

从反馈来看,在线交流还会导致自我实现预言。发出者选择性的自我呈现,和渠道对这种自我呈现的强化效应,会共同影响接收方的反馈系统,而接收方的反馈又会强化发送者想呈现的理想化自我。

超人际传播的模型说明,网络交流的效果在某些方面大于面对面交流,有益于促进关系发展。但另一方面,超人际视角容易被坏人利用,导致误会甚至欺骗,例如“互联网杀猪盘”的诈骗行为。

也因此在网络环境中,人们可以运用超人际视角进行交流,但另一方面还是要注重信息的确证,双方都需要进行信息和印象的角力。

比如我们可以用对方提供的信息与网络上可以搜索到的信息进行对比,比较对方在交流中前后流露的信息是否一致;或者找有可能认识对方的第三方进行询问;甚至要求线下见面来确认线上印象是否真实。

但无论如何,未来线上交流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对它的新鲜感和偏见也会慢慢消失,最后我们会慢慢适应新媒介,并将其日常化,将重点重新集中到网络背后的人和关系上。

Share this pag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