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与现代性
Nationalism and Modernity
作者:利亚·格林菲尔德(Liah Greenfeld,波士顿大学社会学系)
译者:陈荣钢
引用[APA]: Greenfeld, L. (1996). Nationalism and Modernity. Social Research, 63(1), 3–40. 节译自前三部分
社会学是一门现代学科。它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一种新社会现实的出现,这种现实的到来以法国大革命为预兆,并伴随着工业革命(有些人认为是“导致了”工业革命)。这两场革命既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社会。欧洲传统社会秩序——“旧制度”(Ancien Régime)被新社会所取代,这种新社会被描述为“现代”,因为它标志着先前盛行的古老传统与现代思潮之间的对立。
现代社会及其向现代化过渡的条件一直是社会学自诞生之初就关注的核心问题。尽管表述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说起伟大的社会学先驱者托克维尔、马克思,以及这门学科的奠基者涂尔干和韦伯,他们的研究核心正基于此。这种传统在北美大陆以“现代化理论”的形式延续下来,后来又演变为“发展理论”(这个术语听起来稍微委婉一些)。
传统在现代社会的研究中占据很重的分量。我们对现代社会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由我们学科先驱们的思想所定义。然而,人们很少意识到,这些思想所反映的视角必然有限。由于缺乏经验数据(现代性本身的“新性”以及人们对它缺乏经验),这些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都只是推断。
早期现代性理论家们唯一了解的是它所取代的社会秩序的性质。现代社会本身的性质尚不清楚,它的许多假定特征都通过与旧秩序逐渐消失的特征相对比而被夸大。随着人们对旧秩序的记忆逐渐淡去,通过这种夸大而形成的现代社会形象就成了想象旧秩序的基础。因此,我们理解现代性的基础变成了二元对立的概念,例如封建主义/资本主义(马克思)、共同体/社会(滕尼斯)、有机团结与机械团结(涂尔干)。然而,这些对立概念与它们反映的社会体系之间的联系非常薄弱。
这些经典的二元对立概念都围绕着一个核心要素展开,这个要素被认为是现代性的构成要素,例如由资本主义驱动的工业化、有机团结或理性意志。无论如何,这个构成要素都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机制或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需要指出,马克思主义对这种机制的解释比涂尔干或滕尼斯提出的解释都更加令人信服,这可能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现代性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因之一,而不仅仅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吸引力。
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现代化理论主要由“结构主义—功能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方法构成(需要注意的是,新马克思主义也属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但从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变种。
和经典马克思主义一样,现代化理论也将历史视为一个线性发展过程,社会经历一系列确定阶段,最终收敛于一个已知的顶点——现代社会。现代化理论和马克思主义都认为这种发展由经济驱动,具体而言,是资本主义(或商业)利益驱动的工业化,正是这个因素催生了现代性的其他特征或“结构”。(尽管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的拥趸有不同解释。)
需要注意,尽管马克思主义者和“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者”在其他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他们列出的现代特征却非常相似。这些特征包括政治和文化方面,包括现代官僚国家和世俗文化,具体表现为识字率和现代科学的普及。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社会分层的性质。此外,现代社会社会流动速度大大加快。
这些都被解释为工业化带来的结果(对需求的回应)。最后,双方都预计现代社会将在意识形态上趋于同质化。当然,这种趋同的性质不同——具体取决于派别,马克思主义者预计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将取得胜利,“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者”则确信工业化必然导致自由民主制。
推断曾经是社会哲学的主要方法。社会学则要求用证据来检验推断,只有得到证据的印证,一个想法才能被保留下来。但在实践中,情况并非总是如此,而且随着理论的范围扩大,这种检验的可能性反而会降低。一个理论的持久力往往更多地取决于它适应不同政治议程的能力,而不是它与实证数据的一致性程度。从这个角度来看,历史唯物主义衍生出来的现代性理论总体上适应性很强。这种政治适应性一方面可以归因于它们普遍的模糊性,另一方面则在于它们要么包含了社会批判,要么很容易被解释为社会批判。
然而,促使现代化理论在60年代中期被抛弃并被“发展”研究取代的原因,不仅是不断变化的政治正确标准,还有大量与理论基本前提相悖的证据。
导致现代化理论崩溃的异常现象有好几个。事实证明,成功的工业化可以与各种各样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结构并存。一些国家没能实现工业化。也没有出现意识形态趋同的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社会(或者说越来越多受到关注的社会)顽固地拒绝遵循该理论的要求,于是它就失去了权威性。虽然该理论的一些概念被抛弃了,但大部分概念却在后现代主义和发展理论中延续下来,并且在历史宏观社会学的大部分研究中得以传承。
今天看来,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意识形态趋同(近年来,东欧巨变的确改变了人们的舆论导向,但这种改变只是暂时的)。然而,工业化仍然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的核心要素,是“下层建筑”,也是社会迈向现代化的驱动因素。经济因素无法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政治和文化层面)。通常,工业化不仅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特质,甚至也是唯一共同的特质。许多文本隐晦地把工业化等同于现代化和发展。现代社会被定义为工业社会,既然它们的其它特征根据定义属于“上层建筑”,那么它们就从根本上是相似的(即使存在差异)。
某些社会未能实现工业化(从而未能迈向现代化),这并不一定能被解释为多线型历史发展的标志。世界体系理论将这归因于其他社会的成功工业化和现代化。在这个框架下,西方资本主义驱动下的工业化意味着欧洲的扩张,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了一个现代社会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一些社会处于霸权地位,另一些则处于依赖地位,依赖性社会被用来满足霸权国家的工业和资本主义需求。
现代化理论消亡后,并非所有现代社会理论都如此明确地坚持它的核心论点,但大多数社会都隐含地接受了这些论点。即使是认同韦伯传统并明确否认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学者,有时也无意识地承认经济因素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首要地位。
韦伯讨论了现代化的许多方面,但他并没有一套关于现代社会的“理论”。不过,要猜出韦伯式的现代性理论会基于什么,也并不是难事。韦伯的核心在于探索改变社会行动性质的各种导向。这显然不会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辩题,因为在韦伯的思想中,“经济”现象并不单独构成“社会”现象,后者由行为者赋予其行为的意义所构成,而且方法论的个体主义拒绝将复合实体进行实体化,因此也不会用系统性需求的术语来思考问题。
它不会区分“现实”因素和“理想”因素,也不会区分“基础”和“上层建筑”。它将现代社会定义为一个历史个体,位于特定的时空之中,并且取决于可能独特的历史环境,而不是预先决定的。它有许多面向,并假定多方向的因果关系。它对现代社会(理想类型)的描述将基于人们通常认为的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特征的实证比较。它对原因的解释将基于实证的历史研究。
本文旨在为构建一套现代性理论,但它的论点挑战了主流社会学传统。我认为,民族主义(而非工业化)才是现代社会的基石。民族主义是现代社会的核心要素。
***
几十年间,民族主义相对被忽视。如今,民族主义再次成为社会学理论关注的焦点。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民族主义不再被视为过去时代的遗留,不会随着现代秩序的进步而消亡。这一点已得到广泛认同。今天,民族主义通常被归为现代性的要素。
然而,这种晚近的理论化并不新鲜。从本质上说,就像早期社会学试图在现代化范式框架内将民族主义概念化一样,民族主义被视为现代化进程的一种文化和心理功能,是基本“客观”结构的“上层建筑”产物。民族主义的出现被认为与国家形成的现代现象紧密相关,并与文化世俗化趋势有关。但可以肯定的是,民族主义的兴起因素(以及国家发展和世俗化)是经济因素。归根结底,民族主义被解释为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的先决条件或产物。
然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民族主义(以及民族身份和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出现)早于工业化、资本主义制度化以及国家发展和文化世俗化。因此,除非我们诉诸目的论推理,否则民族主义就不能被视为这些后来发展的产物。更有说服力的是,民族主义是促成这些发展的原因之一。稍后我将回顾民族主义与现代性其他要素之间的实证联系。
民族主义假定,社会秩序的转变是发展经济和政治组织的必要条件。因为,社会秩序和现代科学只有在一个从根本上被认为是先行的社会中才能出现,而在这个社会中,从一个社会向另一个社会的过渡(社会流动)不仅是先行的(资本主义和灵活的分层制度确实都是先行的,但它们都是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产生的,就像把工业化视为现代性基本要素的理论那样;灵活的分层制度是独立于工业化和资本主义而产生的,并使后者的发展成为可能)。
一个由密闭隔间组成的等级结构形式的社会(如秩序社会)可以引进资本主义和科学,但首先就无法产生它们。同样,除非主权从君主(或亲王)的个人(和/或血统)中分离出来,并成为社会的一种属性,否则国家就不可能产生。
民族主义的定义
在现代社会之前,传统等级社会存在着种种弊端,引发了人们的不安与不满。作为一种回应,民族主义促成了社会秩序的平等化概念以及与此相关的权威集体化。虽然还有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但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并非必然,而是偶然。同样,传统社会瓦解的速度和形式也并非注定,民族主义浪潮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这一进程,限制了未来发展的可能,并成为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因此,民族主义既反映了从旧秩序到现代化的巨大转变,又促成了这一转变的实现。
为了方便理解,我对“民族主义”一词做了比较中立的概括性定义,可以用它来涵盖一系列相关的现象,例如民族身份(或民族性)意识以及由此形成的民族集体。更具体地说,它指的是构成民族身份概念框架的一系列思想和情感。
民族身份只是众多可能的身份认同之一,它经常与其他身份共存并相互重叠,例如宗教身份、等级身份、职业身份、部落身份、语言身份、地域身份、阶级身份、性别身份等等。在现代世界,民族身份可以说是“基本身份”,它被认为定义了个体的本质,其他身份认同可能稍稍地修饰它,但从本质上仍然是次要的。现代社会根据定义都是“民族国家”。那些不认为自己是“民族国家”的社会则被认为(尚未)实现现代化。但是,所有当代的“民族国家”都源于先前拥有着完全不同身份的实体。
民族主义的特殊性在于,在框架内,无论是个人身份还是集体身份来源都定位于一个“人民”概念之上,这个“人民”被视为主权的载体、忠诚的核心对象和集体团结的基础。这个“人民”是一个庞大的人口群体,边界和性质以各种方式定义,通常被认为比任何具体社群都要大,并且始终被基本视为同质的(本质上是平等的共同体),只有表面上才因地位、阶级、地域,在少数情况下甚至种族而存在分歧。因此,民族主义的特殊性诉诸“概念性”。它的基础(也是唯一不可缺少的因素)是这种特殊“人民”概念的存在,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民族”概念。
当“民族”一词获得现代含义并成为“人民”的同义词时,它曾经代表“精英阶层”,具体指的是文化和政治权威代表的精英阶层。例如,在16世纪早期,它就被用来指代英格兰人民。这两个概念(“人民”和“民族”)的等同标志着一场思想革命,因为在“民族化”之前,“人民”一词的一般指向对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具体而言它适用于下层阶级,最常用于“乌合之众”或“平民”的意义。
“人民”被重新定义为“民族”象征性地将民众提升到了精英的尊严地位。每一个被如此诠释的“人民”成员都涉及优越的、精英的品质。正因如此,一个分层的国家人口才会被视为本质上同质的,人民才会被视为拥有主权。这一原则构成了所有民族主义的基础,并使我们能够将它们视为同一普遍现象的表达,即使除此之外它们几乎没有共同之处。
现代社会正是建立在这个民族性原则之上。正是这个原则使一些主要的经济和政治“现代性结构”得以发展,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造成了它们的发展。
民族主义的发展进程
作为“精英阶层”的概念,“民族”经过一系列结合了结构和语义元素的长期转变而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的概念演变都源自特定结构限制下的使用。任何给定时间里该词的主要含义都只适用于与其某个方面相对应的特定情境。
然而,这些情境中最初并不对应于主要含义的其他方面也开始与这个词产生关联,从而形成了双重含义。最初的主导含义逐渐减弱,新的含义成为主导,虽然单词本身被保留,但一个概念让位于另一个概念。这种语义转化的过程不断受到结构限制的重新导向,这些限制形成了新的概念。同时,结构限制也会根据既有概念进行概念化、解释或定义,既有概念则会引导社会行动。随着概念的演变,情境定义发生改变,社会行动的方向也随之改变。
“民族”意为“精英阶层”的概念,出现在中世纪教会会议的背景下。会议的参与方被称为“民族”,代表着不同教会和世俗公国的政治和文化权威(逐渐被解释为主权)。只有当“民族”的概念对应于英格兰人民的某些方面时,它才能被应用于这个群体。这意味着在“民族”的概念被应用之前,英格兰人民必定以某种方式扮演了精英的角色,他们不再仅仅是“平民”,这预示着英格兰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具体而言,这种变化体现为“人民”的崛起,以及可被定义为“人民”一员的人数增加,他们最终身居最高权力位置。玫瑰战争摧毁了传统封建贵族阶层,在社会等级制顶端留下了权力真空。16世纪30年代,新贵族(都铎王朝的官方精英)的出现恰逢教会人员被排除出行政关键职务,这使得王室不得不依赖受过大学教育的平民提供服务。
新贵族成员都是才华横溢、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出身于小贵族甚至更低的阶层。精英地位至少暂时地不再取决于出身,而是取决于才能。最终,民族主义可以追溯到这种根本转变所导致的无序状态。原有的社会秩序观念不容许向上流动,但这种观念已不再符合现实。新兴的英格兰精英虽然出身平民,却觉得原有观念别扭,转而代之以一个同质的贵族人民——“民族”的观念。
如果他们采取了更为传统的做法,例如伪造家谱,那么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将会非常不同。“民族”的观念根深蒂固,它提升了每一个被赋予主权的社群成员的地位。因此,它吸引了广泛的社会阶层,适用于许多社会。英格兰的崛起确保了这种新颖的社会现实观在海外的重要性。当其他国家因各自的原因出现结构性矛盾时,这种观念就被引入这些国家,并成为改造旧秩序的力量。
在旧秩序(封建社会或“等级社会”)中,自豪感、自尊心以及追求地位或他人尊重都是高高在上的一小部分精英的特权。其余人的处境则是“谦卑和自我牺牲”,他们试图以某种方式合理化并使其变得可以忍受,有时甚至能够从中获得乐趣,但永远无法逃脱这种处境。即使是精英阶层也无法避免地位下降。他们的地位取决于等级之间严格区分的维持以及优先次序规则的严格遵守。任何违反这些规则的行为都会对其地位构成威胁,因为地位完全取决于社会习俗,一旦习俗被打破就很容易瓦解。
在欧洲主要国家(法国、俄国、德国)的民族身份建构过程中,相关精英群体(或群组)的地位都存在着不一致性。由于某种原因,地位差异变得模糊不清,进而引发了深刻的不安和焦虑情绪,民族身份的产生正是基于这种状况。
这些精英群体要么感受到社会优势受到威胁,要么在社会追求优势的过程中遭遇挫败。民族主义弱化了令人不快的社会差异,同时又保证了每个人拥有一丝尊严。从结构上来看,这种情况类似于新兴的英格兰贵族所面临的处境。这是一种无序状态。社会秩序定义与其所涉行为者的经验之间存在深刻的不一致,因此相关群体对传统身份感到不满。
在法国,民族身份的建构者来自传统贵族阶层。随着贵族对自身地位以及在社会中的定位方式越来越不满,他们接纳了最杰出的非贵族知识分子加入行列,并重新定义了贵族阶层。法国民族主义兴起于18世纪,它的根基由贵族阶层一个多世纪以来持续不断的身份不一致和无序状态奠定。
与英格兰不同,法国的旧贵族虽然尚武,却并未被战争摧毁。然而,17世纪和18世纪的封建领主后代过着并不幸福的生活。正如博闻的圣西蒙公爵所言,他们时常被“残酷的精神痛苦”折磨。从16世纪弗朗索瓦一世和亨利二世开始,贵族们就一直在被剥夺参与治理的权利,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贵族将时间和金钱花在了皇室宫廷,而不是治理自己的领地。这耗尽了贵族阶层的财富,结果使贵族地位既与财富脱节,也与权力脱节。贵族变得越来越依赖国王的权力。
这种依赖正是专制主义的本质,而贵族(尤其是最高级别的贵族)坚决反对专制主义。民族主义是贵族反抗专制主义的一种形式之一。法国大革命摧毁了贵族制度,正是这种反抗的产物之一。但从本质上说,它却是封建反动的结果。“民族”的观念从英格兰引进,使这种观念受到推崇的原因在于民族而非国王,前者被认为是效忠的最高对象和主权的载体。在英格兰,王权受到议会的严格限制,贵族似乎保留了古老的政治权力。最初,法国的“民族”与“贵族”同义。即使这个概念逐渐扩大,贵族阶层仍然是主要拥护者之一。
民族主义假定了一个可以取代国王的最高效忠对象,“为民族服务”的做法使精英的特权合法化。
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诞生故事与此非常相似。第一批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来自首都的服务贵族阶层——贵族精英。俄罗斯贵族阶级的身份长期不稳定和缺乏安全感,他们作为等级群体的身份日益瓦解,心理上也站不住脚。这是民族身份诞生的导火索。
与其他国家的贵族不同,俄罗斯贵族并非源自封建精英,而是一个服务阶层。事实上,俄罗斯几乎没有经历过封建制度。在欧洲社会中,俄罗斯是较早出现专制主义政体的国家。贵族的身份和物质财富(尤其是靠近宫廷的贵族)完全取决于沙皇对服务的满意程度。这种依赖使贵族的处境极度不可预测,并导致贵族阶层普遍感到不安和焦虑。在彼得大帝(这位决定了“现代化”俄罗斯并将俄罗斯变成“西方社会”的沙皇)登基之前,贵族的身份地位就岌岌可危。可是,彼得大帝的改革加剧了这种状况。
一方面,彼得大帝的改革将个人身份与通过服务获得的军衔挂钩,即使是最显赫的家世也必须从服务等级制度的最底层开始做起。另一方面,封爵变成了自动授予。贵族身份本身反而变成了一种负担而非优势。虽然贵族出身必然会带来很高的期望,让年轻贵族区别于普通人,但这种身份却无力满足这些期望。
对传统身份不满的俄罗斯贵族渴望采用一个新的身份,与他们的尊严感相匹配。彼得大帝本人引进的西方“民族”、“国家”和“共同利益”等概念为这种新身份提供了框架。在彼得大帝的敕令中,他将自己的权威重新解释为俄罗斯国家的权威,服务对象并非他个人而是祖国。
俄罗斯被彼得大帝描绘成一个骄傲民族的领地,有着俄罗斯民族的利益。这些概念需要创造全新的词汇,需要进入普遍的受教育群体(也就是贵族阶层)的话语体系,但还需要几代人的时间。不过,在叶卡特琳娜二世(1762-1796)统治期间,贵族阶层完成了他们在彼得大帝统治下开始的转变,将他们的等级身份替换为民族身份。
德国民族主义与英、法、俄三国不同,它的兴起并非源于贵族阶层,而是由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主导。由于各种原因,处于众多德意志国家中的贵族们对自己的地位普遍感到满意。只有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感受到了无序状态,迫使他们要求重新定义社会秩序并寻求新的身份。
他们中的许多人出身于下层阶级,但整体而言,该群体的社会地位高于未受过教育的普通民众。教育是社会阶层上升的合法途径,但在一个总体停滞的社会里,这种途径往往不被认可。这使得知识分子阶层变得边缘化。他们既不属于任何既定的社会范畴,也无法获得稳定的社会地位。
18世纪晚期,启蒙运动思潮涌现。在许多德意志国家(尤其是普鲁士),启蒙思想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潮。它将智识放在社会等级制度的较高位置,提升了知识分子的自尊心,并鼓励他们向上攀升的社会渴望。然而,这种思潮也导致了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数量的增加,随后他们可获得的机会减少。这种“受过教育却无法就业”的状态和随之而来的社会轻视,使得知识分子群体总是心怀忿懑。他们寻求一种新的认同作为庇护所。
长期以来,他们的理想国一直都是一个没有阶级界限的“世界理想国”,民族主义与此背道而驰。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是世界主义思潮,重新定义德意志国家为“民族国家”对他们来说本应带来好处——这将使他们与最显赫的贵族平起平坐,并找回他们在等级社会中被剥夺的尊严。然而,知识分子阶层并没有要求进行这样的重新定义。这样做毫无意义。民族主义与统治精英和重要阶层(例如贵族和官僚)的意愿完全不符。因此,知识分子们也并不是民族主义者。
改变他们态度的是法国的入侵,尤其是普鲁士的战败。法国的入侵为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与统治精英平起平坐(从而象征性地提升他们的地位),这也使精英阶层对知识分子的示好持欢迎态度。法国攻击的是统治精英,德国知识分子阶层将统治精英的利益描绘成整个德国的利益,他们一夜之间变成了德国的“爱国者”。尤其在普鲁士,他们受到了之前一直被轻视的统治精英的欢迎,后者将民族主义视为抵御法国威胁的工具。
短时间内,德国社会被重新定义为一个民族国家,成为政治忠诚的对象。结果,社会团结的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显然,随着“民族”概念从一个社会转移到另一个社会,民族主义的性质也在发生着变化。与普遍存在的观点相反,民族主义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现象。
“民族”的最初含义是将人民定义为主权实体且本质上同质。这个含义在所有民族主义中都被保留了下来。在每一个地方,民族主义都促进了等级社会的瓦解。同时,引入的“民族”概念在每个地方都根据当地情况进行了修改,并根据现存的地方传统进行了重新解释。因此,在旧社会废墟上出现的新社会,处处都与其他地方不同。
诚然,初始条件(等级社会的具体形式)也存在差异。然而,不同类型的现代社会之间差异似乎比构成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各个邦国之间的差异更大。
等级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等级,而不是个人。等级是不平等的单位,彼此之间的差异就像物种之间的差异一样。上层阶级很少考虑下层阶级,就像我们不会考虑餐桌上的鸡一样。这完全合乎逻辑,下层阶级的存在是为了供养上层阶级,他们自身的生存没有任何内在价值。
现代社会消除了人口内部如此深刻的价值差异。等级不再是人类的基本单位,取而代之的是两个实体:个体和民族。等级社会在所有地方都是集体主义的(因此也是专制主义的)。个体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至关重要。最初,民族是一个由平等公民组成的社会,因此,民族主义标志着社会存在形式的重大转变。
然而,在一些现代社会中,这种创新从未被接受。在这些社会中,民族被定义为单一实体,结果是个体再次被集体所控制,集体重新成为更高层次的、唯一重要的存在。
等级社会之间可能存在差异,但它们都属于同一种类型的社会。然而,现代社会有两种类型。不同的民族主义孕育出不同的现代性。它们之间的区别非常根本,它与等级社会和基于民族原则的现代社会之间的区别一样重要。
如果民族主义在形成时期能够吸引并服务于广大民众的利益(例如英格兰乡绅和新兴的识字城市人群;美国殖民者;法国资产阶级),服务新的、开放的、向上流动并具有影响力的群体,那么民族主义就更有可能发展成为个人主义类型。(例如16世纪的英格兰贵族和乡绅阶层。
德国的知识分子阶层是新兴的、相对开放的阶层,并且向上流动,但是知识分子在融入传统精英阶层之前并没有影响力。如果民族主义最初的社会基础有限,并且被一个狭隘的传统精英阶层用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例如法国或俄罗斯贵族),或者一个试图在传统社会框架内获得地位的新群体(德国的知识分子阶层),然后通过灌输的方式将其传递给大众,那么民族主义更有可能是集体主义类型。相关参与者处境发生重大变化可能会导致民族主义定义的改变(美国南部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但是这种变化极其罕见。
民族主义与国家
不同类型的民族主义会转化为不同的文化和制度模式,并对应于不同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但是,所有国家都有一个直接关系到人民主权原则的政治机构——民族国家政府。该政府的性质因具体民族主义的特征而异,但必然采取国家(state)的形式。
我们需要认识到,国家是一种政府形式或类型,无需考虑“社会行动的具体内容”。在现代社会,国家无处不在,因此经常被等同于政府或政治共同体本身。我们将自己的经历投射到过去,将所有政府和政治共同体都视为国家,就像我们倾向于将过去的人们归于民族身份一样。没有国家和民族,社会现实对我们来说几乎难以想象。
就连韦伯也认识到了“国家”概念的新颖性,并根据现代政府的特征将其定义为一个法律理性的机构,但他经常在提及前现代权威结构时使用这个术语。然而,我们缺乏概念的制度并不存在,原因很简单,概念化是制度化第一步也是必要的一步。
韦伯对术语的使用与对“国家理性制度”的细致论述相矛盾,他将后者定义为“主权特权的抽象承担者和法律规范的创造者”。他坚持认为,这种制度的特殊性在于它不具备传统伦理赋予经济和政治领域的“人格特征”,即“不依赖任何个人的权威”。根据这个定义,“家长制国家”显然是矛盾的,我们应该把它归因于对当时普遍观念的让步。
抽象的、非人格的特征是区分现代政府形式和各种前现代形式的主要标准。这种非人格性是理想类型的一部分。在现实中,它是一个可变因素。例如,在一些现代国家(例如希特勒和斯大林所在的国家),国家权力与特定的个人政治家联系在一起,但是在原则上,国家高于个人,国家权力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个人。韦伯辩称:“这些概念上的区别,即国家权威的非人格性与个人权威的个人性之间的区别,必然远离家长制和封建等权威结构,尤其远离官僚制。”
在等级社会中,主权属于特定的个人和血统。王子、宗教代表以及后期的大土地所有者都拥有主权。领地由领主拥有的领土和相关权威组成。领地显然有人居住,但居民不被视为领主财产的一部分,领主对领地的统治被视为其个人财产的一部分。
这符合等级社会的原则,等级社会将人类细分为不同的等级,一些人的血统高贵,另一些人的血统低贱。例如,法国国王的血统被认为超凡脱俗,他们的权威直接与血统相关。法国王室血统实际上构成了一个整体,被称为“国王之血”。法国王室权力正是由此衍生出来。“等级”(estate)这个词还是英语、德语和法语中“国家”一词的早期形式。
现代国家,这个抽象的主权承担者和法律规范的创造者,出现于“民族”概念发展之后,该概念将人口重新定义为统一的群体,并将主权分散于其中。在英格兰,“国家”的现代概念(以及国家本身)比其他国家出现得更早。
“国家”是一系列新概念之一,这些新概念反映了民族意识的演变,包括“country”、“ commonwealth”、“empire”和“nation”。从16世纪早期开始,这四个词成为同义词,有了后来经过微小改变而保留的含义,但与它们之前各自的含义有所不同。它们的意思变成了“英格兰的主权人民”。当然,“人民”一词的含义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在那个时期出版的文学作品、词典和议会文件中,都可以找到词汇发生这种变化的证据。这些证据在16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就已经非常丰富了。然而,“国家”的概念发展得更晚一些。例如,在所有早期的字典中,它都没有现代时期赋予它的政治含义,而只是表示“地位”(“某人生活或其他事物的状态或状况”)或“财产”。这个术语在16世纪末确实改变了它的含义,当时它变成了“民族”的另一个近义词,但它没有其他新概念那样引人注目,也没有被使用得那么频繁。
“国家”一词在伊丽莎白时代进入了议会讨论的话语体系中。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仍然只是“财产”的一种形式。例如,1559年的《最高权威法案》(Act of Supremacy)提到“恢复王室对教会和宗教事务的古老管辖权”。在1571年的《叛逆法案》(Treasons Act)中,出现了“整个国家和王国的臣民的利益”这样的说法,而在1585年的《女王人身安全法案》(Act for the Surety of the Queen’s Person)中,同样的惯用语使用了这个词:“整个王国的良好幸福和臣民的利益”。
然而,在1601年的《临时财产税法案》(Lay Subsidy Act)中,“国家”一词的含义却不同了。它出现在序言中:“……我们陛下谦卑、忠诚和爱戴的臣民……聚集在一起……协商……并提供一切必要的手段来保护您和我们免于这个国家可能陷入的明显危险……”
在此,这个术语被用来表明立场,并且有意取代代表君主个人财产的政体概念“王国”或“领地”。这里的“国家”是“commonwealth”的同义词,它表示一个非人格化的政体,在这个政体中,女王陛下的“谦卑、忠诚和爱戴的臣民”与女王陛下一样享有权力,因此也拥有同样的政治决策权。这项法案总体上反映了议会日益增长的权力和自信。在该法案的语境中使用“国家”一词,是为了表明英格兰人民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并准备捍卫这些权利。
詹姆斯一世统治期间,议会坚决要求与国王平等分享国家治理权,这种坚持体现在议会对自身代表性角色的坚持以及对服务对象认识的转变上。就连国王在议会中的讲话也反映了这些变化。
在1621年致下议院的信中,詹姆斯表达了对下议院的不满,他写道(当然他认为统治英格兰是国王的专属特权):“下议院中没有人应该从此干涉任何有关我们政府或国家大事的事务。”詹姆斯一世使用这个新的非人格化政体概念,绝不是想强调这确实是一项许多利益攸关方参与的共同事业,但是国家仅仅是王室财产的观点已经让人无法想象了。
空位时代(Interregnum)的文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反映了过去一个半世纪的变革。重要的《建立联邦法案》(Act Establishing the Commonwealth)宣称,“英格兰人民及其所有附属领地和疆域的人民,是、将是,并且在此被确立、组成、建立和确认为一个联邦和自由邦,并从今以后将由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即议会中的人民代表来管理这个联邦和自由邦。”
虽然这里的“commonwealth”微妙地改变了它的含义,表示一种共和政体,但它和“state”都等同于“英格兰人民”。人民肯定不是一种政体形式,这些术语之所以能够等同,仅仅是因为它们都隐含了一种新的政体形式——民族国家。因此,“国家”的出现反映了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
在英语中,“国家”这个词最初的现代含义是“民族”的同义词,是“作为一个精英阶层的民众”,是“拥有主权的人民”。被作为一个国家来治理意味着自治,或者,接近于这种自治状态,意味着被人民主权的代表治理。根据定义,国家形式的政府是非人格化的,它基于人民的授权,而不是个人的权威。
其他国家“国家”的概念发展历程则有所不同,因此它们并不一定等同于英语的“国家”概念,尽管在所有情况下,它们只有在民族主义的框架内才能获得重要意义,但它们总是被定义为一种基于人民授权的非人格化政治组织。例如,在法国,“国家”(état)最初的政治含义来自于与国王个人的联系。它指的是国王的个人权威,因此在概念上与国王本人密不可分。
根据国王神授权的教义,在这个框架下,“国家”最初的政治概念得以发展,国王是严格意义上的主权者:他的权威在自己的领域内除了上帝和根本法之外没有限制,而实际上根本法也意味着没有任何限制。它是所有法律的源泉,并且有自己的理由或需求,在17世纪被概念化为“国家利益”。它显然也是统一和不可分割的。它表达的是一种意志。
对国王的忠诚意味着接受他的权威或对他的国家的忠诚。黎塞留枢机主教是路易十三世的首相,也是法国绝对主义的主要设计师,他希望增加对国王的忠诚,培养对国家的忠诚。他的努力促使人们阐述了“国家”的概念,并将其从国王的个人身上抽象出来并加以实体化。结果,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国家”成为了一种替代性的忠诚对象。
由于另一项发展,这个概念的含义进一步发生了改变。黎塞留执政期间,国王官员被授予并行使的权力变得非常广泛。黎塞留坚持认为这些官员代表着国王的权威,“国家”得到国王本人的坚定支持。除此之外,这个术语现在还指的是政府官僚机构。这种“国家”是非人格化的,但却保留了所有皇权的特征——它统一,拥有单一的意志,并且有权制定和废除法律。
当法国精英阶层在18世纪皈依民族主义时,作为国家权威化身的非人格化官僚机构的忠诚得以延续,因此法国的中央政府得以保留了许多旧制度时期的特征和权力。
俄语中的“国家”一词在词源上与拉丁语的“status”(英语和法语中“state”的词源之一,但在语义上与现代概念毫无关联)无关。相反,它是名词“主人”的动名词形式。这种“统治”最初完全是个人性质,并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持续到今天。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新概念是意识性模仿的结果,本质的转变与英格兰和法国(程度较低但也很重要)相比,主要在于象征意义。
“国家”一词以其现代拼写和含义被引入,由彼得大帝发起,他是俄罗斯伟大的现代化者,可以说也是第一个民族主义者。彼得是专制君主,他也希望成为专制君主,他培养臣民对超越他自身的一个更大、非人格化实体的忠诚,以确保他们为他自己的目的而奉献。
“国家”概念的发展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定义方式,都会影响到每个具体案例中的国家性质,即政府机构。但无论它利用什么样的词源和语义资源,它的灵感最终都来自于民族主义,而民族主义是与个人政府不相容的。民族原则和人民主权的观念必然需要“国家”的概念。因此,所有民族的政府,或者换句话说,所有现代政府,都预设了统治者权威的非人格性和代表性,尽管它们在实施这些预设方面存在很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