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是我们常常讨论的概念。如果被压抑已经成为一种弥散式的感受,我们还有可能体会自由吗?
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密尔(也译为约翰·穆勒),将自己对自由的思考写就了《论自由》一书。在这本书里,他讨论了自由与个体、社会之间的关系,当人们为自己做主的时代来临,每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如何保持个性?
这些内容在今天仍然有启发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或许一直存在。
讲述 | 张新刚
来源 | 看理想节目《自由之路》
1. 约翰·密尔与《论自由》
《论自由》的作者密尔,究竟是什么人呢?
密尔出生于1806年,1873年去世,是英国非常有名的哲学家、政治理论家,也是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理论的重要的奠基人。
密尔的父亲詹姆斯·密尔是一个功利主义哲学家,对密尔的教育很上心,密尔没有上过任何正规的学校,所有的教育都是在父亲的指导下完成的。密尔3岁开始学古希腊语,8岁的时候学习拉丁文,还广泛地阅读希腊罗马的文学历史哲学著作。
他父亲有一圈重要的学者朋友,其中的一个朋友是大卫·李嘉图,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又指导小密尔来研读政治经济学。所以密尔从小就接受了非常人为的精英式教育,基本上没有过过正常的孩子们的生活。
密尔后来在自传里面说,21岁的他陷入了一场严重的精神危机,开始反思他所接受的父亲一辈冷冰冰的理性主义教诲。
后来他接触了一些散文诗歌,有一天读了马蒙特尔的回忆录,回忆录谈到了马蒙特尔父亲去世时一家人非常忧伤的场景,这深深地打动了密尔。从那以后,密尔觉得自己不再是一块木头或石头,不再被理性主义计算式的价值观所主导,可以逐步地发现日常生活给他带来的快乐。
对密尔来说,他的一生还有一个重要课题,就是他的感情生活,这与《论自由》密切相关。1830年,24岁的密尔结识了小他两岁的哈利特·泰勒夫人,开始了一段不寻常又浪漫的爱情。
密尔结识哈利特时,哈利特已经结婚4年了,但是他们两个互相爱慕,在感情上、在思想上很契合。
密尔说哈利特带有一种诗人的气质,随着交往的深入,他把哈利特当成是自己的一个知心朋友,并且觉得她就是自己的终身伴侣。同样哈利特也非常欣赏密尔的才华,她对密尔说,如果你没有其他要求,以你完全不偏不倚的对正义坚定的热爱,你将成为你所处时代最卓有成就的人。
密尔曾经说,在我所有已经出版的作品里,哈利特的贡献和我一样多,而且在我的作品中,她的贡献是逐年增加的。到他们结婚的时候,密尔的家人朋友都反对这档婚事。结婚后的8年间,他们隐居,后来离开英国,到法国的阿维尼翁居住。不幸的是,哈瑞特后来染上了肺充血,去世时50岁。
密尔非常痛苦,他曾写:“我觉得她是我所有思考的激励者,我一切行为的引导者,她去世了,我生命的源泉已经枯竭了”。密尔将妻子安葬在阿维尼翁,给她写了一块碑文。
密尔对哈利特的爱情以及他们共同的思想交流,最后凝结为密尔的一些重要的作品,比如《论自由》。这本书从1854年着手写作,最后在1859年,也就是在他的妻子去世之后才出版。密尔甚至说这本书有很多内容都是妻子的智慧。
1869年,密尔还出版了《妇女的屈从地位》,在那个时代勇敢地站出来为妇女的权利申辩,这本书成为西方政治传统中公认的男性理论家写的女权主义重要著作。
2. 保护群体与个体的利益
密尔的个人的经历,特别是他的爱情,以及整个19世纪英国的大背景,是我们去理解密尔思想,特别是《论自由》这本书的重要前提。
密尔在这本书里开宗明义地说,论述的自由,需要给自由做一个界定。他讨论的自由不是意志自由,而是社会所能够合法地加诸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换句话说,他讨论的是公民社会意义上的自由。
在民国时期,中国的大翻译家、思想家严复,要翻译密尔的这本书,结果又找不着一个合适的词来翻译,因为中国并没有这种概念,什么叫社会?传统中国是皇权体制,并不存在“社会”的概念,在大众人民主社会来临之前,也很难去讨论社会对个体的压制。
后来严复用个体与群体权力的边界,即“群己权界论”来翻译密尔的《论自由》,不得不说是非常准确的。
密尔说,人类原来的社会是由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对立态势构成的,原来统治者往往是被一个家族或者某一个阶级所掌握。但是到了现代的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世袭的家族的统治或者王朝统治不再是主流。
现代政治里是人民主权,人民统治自身。但是在实际运行中,我们会看到人民作为主权者,不是每一个人都进行自我统治,人民往往要去委托或者找到一些人来进行日常的统治,人民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有一个统一意志和一致观点。
那么该怎么办呢?这就涉及到民主。民主要求我们少数服从多数。在民主的社会里边,大家彼此完全相等,拥有同样的政治权利,但这样会产生后果,比如全体的利益压倒性地漠视个人的利益。民主总是说大多数人是对的,少数应该服从多数。但多数一旦产生,也会产生所谓的多数人的暴政。
与密尔同时代的另外一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表示多数人的暴政是一种民主的专政制度。在一个大众民主时代,好像只要拥有了多数人的同意,就可以拥有无限的权力,以人民的利益为旗号,肆意地侵害少数人的权利。这是我们在公共讨论里面经常会遇到的事情,但多数人未必代表真理的方向。
在当时的英国,密尔所面临的时代,已经在向现代社会转变,限制权力的力量不再是过去专制时代的王或者政治权威,而是大众社会。
密尔强调,社会性自由是现代大众民主时代的一个特征。所以,要在社会权力(social power)和个人的权利(right)间划定一条界限,不单要抽象地保护人民这个群体的权利和利益,而且要保护个体的权利和利益。
3. 密尔著名的“伤害原则”
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当然要遵守社会既定的行为规则,比如法律、民风、习俗等等。但是密尔说,其实这些东西背后并不是全体人民的一致同意。毋宁说,是社会中主导性阶层的人的一些意见,密尔进一步提出著名的“伤害原则”。
他说,人类之所以有权有理,可以个别地或者集体地对其中任何成员的行动、自由加以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自我防卫。也就是说权力能够正当地施予文明群体中的任何成员的唯一目的,只是要防止其对他人的伤害。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的任何一部分,一旦伤害到他人利益的时候,那么社会就要进行干涉,对他进行裁判了。
那么根据伤害原则,我们所享有的自由权利有哪些呢?
密尔列举了很多,比如良心自由,思想自由,对科学、道德、神学上的观点持不同意见的自由,发表的自由,出版自由,按照自己的性格来制定自己的生活计划的自由,以及人与人联合的自由等等。
在划定这些自由之后,密尔特别提醒,社会往往会拿着一种理由来干涉你,说“我是为了你好”,就像家长一样,他有太多借口说这是为你好了。
对于自己,每个个体都是自己身心最高的主权者。自由根本的来源是你自己,因为你自己最关心你的情感、意志、判断、性格,没有任何人会比你更了解自己,所以社会无权,也没有能力为个人作出规定。
密尔不只是在强调个人很重要,他给出了理由,个人的主权是因为基于你自己的资历,以及对自己的了解,你是最能为自己做主的人。
所以,唯一的自由是什么?就是按照我们自己的道路去追求自己的好处的自由。只要我们不试图剥夺别人的这种自由,不试图阻碍他人获得这种自由的努力,我们就要彼此容忍,而不要强迫每个人都依照社会所认为的好样子去生活。密尔要扩大个体的空间。
人类社会总想扮演道德警察,不断地利用立法的力量,舆论的力量,将社会凌驾在个人的权利之上,整个世界都会加强社会的权力而减弱个人的权利,去轻视个人的自由,用抽象的道德原则来限制个人的选择自由。
如果用密尔的理论来看今年万圣节上海的盛况,年轻人按照自己的喜好有创造力地打扮自己,进行不伤害他人的自由表达,合理也不违法。
而一个社会如果逼迫所有人,必须穿同一种衣服或不能穿某些衣服,那么我们就要具体看看,在多大程度上这些做法是合格的、经得起推敲的。
4. 如何抵挡大众化的平庸?
回到这本书,在密尔看来,只有你的行为对社会、他人造成伤害,社会才能进行干涉,否则不能用那些高尚的目标、计划去干涉个人。他还特别关心政府的权力,强调不能让政府成为凌驾个体之上的权威,然后表面上处处为你着想。
密尔还说,只有地方自治和地方自由,才会有国家的自由和社会的自由。政府不能控制甚至消灭社会中一切公共空间,不能无限地增加自己的权力。
密尔的这些主张,使他成为一个自由主义的捍卫者和思想家。密尔说,不要总相信“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为了人民的利益”这些口号,有的政府会把所有的资源集中控制在手里,事无巨细地去干涉所有事情。
一个好的政府应该是怎样的?应该反过来,把每一个个体作为中心,发挥或调动每一个个体的积极性,提升每一个个体的价值,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那么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该如何促进个体的自由呢?
第一点,是言论自由。言论、思想和出版自由,原来可能由专制政府压制,但是在一个大众民主时代,是社会在扮演这种压制性的力量。密尔说,对于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真理,人类很难有确凿无疑的答案。
密尔有深刻的怀疑主义,如果人类永远无法获得最绝对真理、知识,怎么办?那么人们必须通过自由的思想和表达,来提出自己的看法,哪怕犯错也可以讨论,通过经验纠正错误。真理是在不停的冲突辩论中才获得的。
除了自由,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是个性。个性,“individuality”,是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念,生活和行动。
因为在社会里人是多样的,我们在身体上有差别,智力、感受上也有差别。我们人有自己的肌肉,有智力、道德能力,我们要使用这些能力,才把潜能释放出来。如果每个人都是依附的,听话的,按照别人的指示去做,那么你的能力就不能被充分地释放。
人之为人,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去观看这个世界,主动地和世界打交道,主动地运用各种能力,建立起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冲动,这些欲望冲动不是坏事,在密尔看来,这是你的生命活力和能量。
密尔说现在的社会不是人的欲望、冲动太多,而是太少。现在的社会没有个性,社会把人性同质化。
打开今天短视频平台或购物平台,推送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你的品位、喜好,已经被无形的社会力量同质化。密尔认为,我们必须保留住人性里的独特性。
那么如何抵挡大众化的平庸,获得自我发展呢?密尔认为首先要有原创性,它是创造力,是自然生长的,是自己的探索。而要保证每个人都能自由地探索,就需要社会有一个创造自由的环境。好的社会,要允许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而不是整齐划一。
密尔说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呼吸,才有可能产生。我们鼓励天才,就要鼓励与众不同,要容纳他们。自由就是活出个性,把个体的独特性展示出来。在一个大众化社会里,我们要鼓励每个人发挥自己的怪异。
第三点是独立性,要有自己的理性去思考和规划,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论自由》虽然是19世纪的书,但是对今天的人类社会来说仍然富有洞见,密尔不是简单地给出一种立场,而是个体自由背后的道理。
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时代中非常具体的问题。密尔的时代是工业革命的时代,是大英帝国的时代,但是在那个时代里,密尔思考的深度却直接扎根于人性,和大众社会的一些结构性特征,那就是社会本身,构成了对个体自由最大的潜在威胁。
当人们为自己做主的时代来临,每一个个体应该如何生活,如何保持个性?密尔两百多年前提出的思考,仍未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