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注:哈哈,深有同感。
—— by douban Prunus d
社交媒体的一大作用,是将许多“再生产”的活动,变成了“生产”活动。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工作完了去吃饭、锻炼,享受了好吃的,放松了身心,你的身心获得了恢复,可以再次投入生产,即“再生产”。
但你想发圈,发书,那么你的再生产活动就部分、甚至全面变成了生产活动。你要考虑到怎么找店探店,怎么拍照,怎么写文案,这啊那的,你成为了内容生产者。有时候为了这些生产活动,甚至要牺牲自己的感受,例如拿着手机拍演唱会,举着累不说,你花了那么多钱结果是在透过小屏幕看演唱会,就有点不值了。
而生产的价值是谁获得了呢?你可能获得了一些虚荣,朋友圈给你了一些夸赞,但大头是被平台拿走了,流量内容变成了真金白银(或者估值)。
甚至朋友圈的夸赞,也不是冲着人去的。比如你朋友去了一个网红景点,你圈里刷到了,是首先会觉得“啊这个人好厉害好时髦生活好自由”,还是“这是哪儿我也要去”?前者或许有一点(然后礼貌点赞),少数人可能通过长期积累获取了所谓朋友圈人设甚至副业,但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晒在圈里的普通爱好和行动而言,观者的反应,怕只是“我也想”而已。
没人那么关心你的一举一动,每个人多少都是自恋的,身边种种很大程度是自我的投射、融入和攀比。真心关心的朋友,就数得请的那么几个,我给他们看的照片,也没必要把自己p成网红。所以这种生产活动,给自己带来的真正价值,比想象的要少很多。
总而言之,“再生产”活动的关键,就是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放在第一位,这么一想,很多钱和精力也就不必要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