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douban 王食欲
北京电影学院的艺考还是很残酷的。我是2013年入学的。我们那一级,导演系的报名人数是8000多人,最终录取人数不到35人。可谓是百里挑一。
影视行业为什么拒绝新人?——真实的行业壁垒
by 王食欲
大家好,我是王食欲。老朋友们对我比较了解,我是一个影视行业从业者。对于第一次看我日记的朋友们,我也做个自我介绍。我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的,原先做过制片人和广告监制,创过业、开过公司。后来去英国跨专业读了文化研究的硕士。回国后我开始全职做虚构写作(主要是剧本和小说,偶尔也接美国制片厂的英文IP储备代笔)。
我今年25岁,已经完全可以靠虚构写作养活自己,甚至活得挺滋润。我有我的努力和付出,但我不得不承认,我就是一个“幸存者”,更是一个影视行业高壁垒的“既得利益者”。按理说,我这样的人应该闭上嘴巴,尽量少地把行业的真实情况传递出去,保护好自己和其他既得利益者占据的份额。但今天我看到一篇贴子《2020,小镇女孩影视梦碎全过程》,讲了一个优秀的985中文系毕业生在我们行业找工作处处碰壁的过程。而且她的每一次碰壁,可以说都是在预料之内、情理之中,让我心生唏嘘,为她以及为我们的行业感到遗憾。我实在不情愿看到有人因为不了解、不知道,而在入行时深受伤害了。因此,我要写一写我看到的真实的行业壁垒,供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做一个参考。
首先,在写这种敏感话题之前,免责声明:
1、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要批判谁,你们也不要去对号入座。因为以当前情况来看,很多结构性问题是无法被一个人、一所学校或者一家公司所改变的。
2、我写的只是我自己的个人观察和个人经历,不代表我的学校、我服务过的公司或项目。
3、我希望影视行业变得更好、更包容、更有秩序。但我这篇文章的的确确是一篇劝退文。
在看完这篇文章后,你还没有打消进军行业的念头,依旧对行业热情饱胀的话,我推荐你再去看我的另外三篇文章:《我在剧组的几次危险经历》、《在娱乐圈,优雅讨债的三种方法》以及我写的一部改自我自己职业生活的小说《妻子是制片人》(这本书已经开始改编网剧了,希望这个题材能顺利过审)。
好,废话不多说了,我们现在开始。
一、艺考,影视圈子收紧的开端
在《2020,小镇女孩影视梦碎全过程》这一文中,楼主提到自己当初是拿着专业随便挑的分数来上海985选中文系的。她的这个经历挺触动我。因为我也是用一个比较高的高考分数,选择了一个看起来在“传统概念”中不那么讨好的专业的。
其实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如果家里没有任何“圈内人”,作为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都很难做出正确的专业选择。我上高中时也比较懵懂。我模糊地知道我喜欢艺术,喜欢写作。当时比较清晰的梦想是做一个作家。直到我们高中的选修课邀请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开了一学期的讲座。在讲座上,我意识到我可以通过视听艺术的手法来进行表达。我当时动了学电影的念头。
我查了很多国内外的电影学院,比较了海外学校的学费和国内学校的教育资源。当时排除了学费较高的哥大、纽约大学和USC,考虑了加州的几所州立学校,还有欧洲的艺术学院。国内的学校我当时只想去北京电影学院,但也勉为其难地调查了一下中国传媒大学、中戏和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这么多学校,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很容易挑花眼,不知道该给自己的人生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而我家里完全没有人在这个行业工作,我也不知道该向谁讨教。好在,我特别感谢北电的一位来我们高中上课的教授,我向她请教该如何准备申请,她跟我说:“如果你将来要在中国拍电影,你只能来北京电影学院。不是说其他学校不行,只不过来北电,你幸存的几率更大一些。当然了,如果你决定留学,就尽量不要回国了,你会水土不服。”
其实她当时跟我说这句话的背后含义,我没有明白太多,但我一向是个听前辈话、不爱绕弯路的懒人,所以她跟我这么说了,我就这样相信了。同时,我也和一位去NYU学电影的高中学姐了解了一下她在美国的就业情况,得到的都是一些偏向负面的反馈。从那之后我决定不去留学,开始准备艺考和高考,托福课顺理成章地取消了。
北京电影学院的艺考还是很残酷的。我是2013年入学的。我们那一级,导演系的报名人数是8000多人,最终录取人数不到35人。可谓是百里挑一。我听说现在的录取比例更低了,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很多学生会斥资数万元从全国各地来北京上艺考培训班。这太可怕了。(不过倒是解决了我们这些师哥师姐的就业问题哈哈哈,大不了就去教艺考培训班嘛,听着怎么那么像金字塔骗局哟……)
咳咳。我必须在这里为北电正名一句:北电的艺考并不像各位所想象的那样——充满了关系和后门。北电,至少是导演系,艺考还是非常公平公正的。我作为一个没上过几节艺考培训班的考生,仅凭自学,也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导演系。而且在入学前,我甚至连导演系的几个知名教授是谁、导演系系主任是谁都不知道。我只能认出到我们高中开讲座的王红卫老师,而他在艺考时压根认不出我哈哈哈,真心“零关系”入学啊。所以担心别人有后门,自己没有的同学们,我请你们纯洁一点,好好拉片看书写作学电影,别老想这些搞七搞八的事情。
入学后,我发现北电的确和国内的很多大学都不一样。它更像是一所欧洲的艺术学校,校园里的面貌普遍成熟年长。有许多同学都比我大好几岁,特别是导演系和美术系,我们总能见到已经上过一个本科、工作了很多年,又折返回电影学院重新读一个本科的人。这些同学都对电影充满了热情,披荆斩棘对他们来说也在所不惜。和这群十分有社会经验的同学一起上课,我总觉得我念的不是一所大学,而是一所职业培训学校。
在这个职业培训学校里,一入学,大部分学生必须做三件事:1、购买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2、购买一台佳能5DmarkIII,或者同级别的相机。3、学会打板。
这三件事都是为了拍摄你的学生作业做准备的。专业的剪辑软件(我入学时用的是final cut pro 7)只能在Mac系统中搭载。而准专业入门级的单反相机中5D3的摄像表现最佳,且比起blackmagic和SONY a7(这两台在学校里也很热门),5D3更不易贬值,性价比也更高。当然了,北电的教授不会逼着你去购买这么昂贵的学习用品。如果你家庭条件实在不好,可以向系里申请借用学校设备。导演系和摄影系的设备都非常先进,不过数量不多,在外借时必须排期。大部分学生的创作欲望很高涨,恨不得每天都要拍点东西、剪点东西。学校的设备还是满足不了我们,因此,人手一台MacBook Pro和佳能5D确实不是夸张的说法。
你们看到了么,从万元艺考班到苹果电脑佳能相机,经济上的圈子壁垒已经开始形成了。
然后,我们来说一说比“圈子壁垒”跟可怕的——“人情壁垒”。
二、喝了这杯酒,师哥师姐手把手教你“打板”
我先来解释一下“打板”是什么。“打板”是场记工作的一个环节。关于“场记”的工作,我在小说《妻子是制片人》中,有详细的描写:
所以,“打板”大致上就是一个工资特别低,但又十分繁琐、需要专业知识做支撑的工作。而且,由于打板连接了摄影组、导演组和声音组甚至后期组这四个大组的工作,它很难在课堂上被清楚明白的教会。导演系的老师在上课时,会教大家如何打板,但大部分学生无法在教室里理解这项工作的具体做法。唯一一个能学会打板的,就是去师哥师姐的学生作业剧组里跟组学习,请师哥师姐手把手地教你。
现在大家明白北电校训里的“薪火相传”是怎么来的了吧?
可是,师哥师姐凭什么要来教你呢?他们找个会打板能直接上手的不好吗?——校训里还有一句话,叫“尊师重道”。你得让师哥师姐感受到尊重,感受到对你的喜爱,才有可能愿意传授你打板的技能呀?——写这句话的时候我好想笑,感觉我们学校就像美国大学的兄弟会。不过,北电的校风确实很“兄弟会”。我们一入学,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对我们说的话是:
“一个导演,怎么能不会喝酒呢?”
九月份入学的新生,要逐级请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师哥师姐们喝酒,这已经是电影学院不成文的规定。除了师哥师姐,和教授们吃饭也是必须的(当然了,为了防止腐败,学生和老师吃饭,都是老师请客)。我还听说文学系的某位捧红秦昊的老师会请同学们喝超级贵的洋酒,教大家品酒,顺便谈谈诗和哲学。除了同门同专业的酒局外,各系之间(尤其是导演系和摄影系之间)也一定要组局喝酒的。这是为了尽快认识到各组有不同技能的人,好在拍摄学生作业时,顺利地找到同级学摄影、美术和录音的帮手。如果刚刚入学的19岁的你,不具备这种酒桌能力,你连电影学院的作业都完不成。
看看,人情壁垒高不高?
我刚入学的时候,非常抵触这种酒桌文化。在我看来,导演的专业能力与喝酒无关。为什么教授非要鼓吹酒桌文化?我一开始对此感到厌恶。但这几年在行业里的摸爬滚打让我理解了老师的苦心。其实老师的意思并不是非要逼着我们喝酒,而是让我们尽早获得比其他行业更审慎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个不是让我们用厚黑学处世的意思,而是让我们更好地认清自己的性格,更快地为自己的性格找到最合适的交际方法。
拿我自己举个例子。我是一个心直口快、从不委婉的人。我在行业中因为说话直的问题,吃过不少亏、得罪过不少人。但我并不认为说话直接是一个必须改正的缺点。相反,说话直接也有许多优点,特别是在商务谈判方面。我需要的不是修正我的性格,而是将我性格特点的优势发挥出来。我也是经历了很多年才逐渐master了我自己的性格技能。这其中是少不了老师和师哥师姐的帮助。
那位在我大一时,教会我“打板”的师哥,跟我说过一句话:“你根本不需要学会适应世界,世界太大了,你一个小小的人,怎么适应全部的世界呢?所以,正确的做法是用最得体的方式展示你的性格,然后让全世界来适应你。”
三、影视行业的求职生态圈
北电的学生,很少会拥有一份制作精美、写着姓名性别籍贯政治面貌并且贴着一寸照片的简历。说实话有时候我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这世界上居然还有一个行业,在求职过程中不需要规范的简历。
大部分时候,当一个制片人要找摄影或导演时,ta其实已经很清楚自己想找谁了。身边的导演、摄影最多差不过上下五届的师门同学,水平及格,都有科班教育的保障;而且价位也比较透明,不太存在杀熟或者虚报片酬的情况。至于人品和工作态度嘛,和其他制片人同侪打听一声就知道了。“口碑”这两个字,在行业中十分重要。如果真的遇到极端情况:这位制片人认识的导演、摄影全部档期都满了,ta必须去找不认识的人来合作时,其实我们也会有“简历”。但这个“简历”更像是作品集。毕竟没有任何制片人会关心你是否是你们学校的学生会主席的。
作品集一般分为三个档次。我们以摄影师举例。刚入行的摄影,一般都很难拍到大成本、大制作的片子,他们不太情愿把成片直接发过去,以免在制片人面前露怯。他们习惯把片中自己拍得比较好的几场戏截图下来,做成一套精美的Keynote,导出成PDF发给制片人。我在做制片人时,如果收到这样的作品集,都会向对方追要一两条成片,毕竟只有看到动态的片子,才能确定一位摄影师的水平。
第二个档次的摄影师已经有底气拿成片作为作品发给制片人了。这时候他们已经有一些作品了,会整理一套新片场的链接或者一个百度网盘二维码发给制片人,让制片人点进去观看。以广告行业为例,一个优秀的制片人往往能从成片倒推出片子的执行成本(是十几万档次的广告、五十万档次的还是百万级的)。制片人再从执行成本倒推出摄影师的单天片酬范围,取这个范围的最低值和对方沟通报价。
第三个档次的作品集是“没有作品集”。金字塔尖的摄影师已经不需要任何简历了。当制片人找到ta时,制片人应该早就听说过此人的名声,更看过对方的作品了。两人需要谈的只有两件事:片酬和档期。在这个沟通过程中,先前提到的“人情壁垒”又会出现了。如果这位摄影和这位制片人都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聊价格的过程会相对轻松和舒适。双方也更愿意彼此迁就,成全对方。这似乎是一种默认的师门情谊。就好像大家出门求职,发现HR是你老乡一个意思。
通过我以上的描述,大家不难看出,影视行业的圈子非常抱团,很多项目在放出招聘信息前,其实早就招好人了。那些招不到的不舒服的岗位,才会最终挂在明面上,让圈外人看到。因此,一家大公司在校园招聘时,都会把不重要、不需要专业能力和专业资源的岗位,面向刚刚毕业的、非科班出身的学生。HR们心里都很清楚,北电、中戏和广院水平高、混得好的学生,是根本不可能来上班的。就算他们来了,一个月万八千的工资他们不会接受。毕竟,北电大四摄影系的学生,在广告剧组,拍摄的单日片酬就已经到4000~6000元了(我指的是拍得好的,不是那些过来混的)。我直接认识的同届的北电毕业生,在毕业前靠学生期间拍戏赚的钱,全款买车的不下十人。因此,挣日薪就算再不稳定,对于这些挣惯了日薪的freelancer来说,想再回去上班打卡,是很不情愿的。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这群影视行业的freelancer似乎特别有“优越感”?特别想赶紧进入这个看起来轻松又高薪的行业?
那接下来,我说一说在影视行业做free的弊端。
一、没有社保。大部分影视free不是去社区上个低保,就是找个朋友公司挂靠一下五险一金,每个月自己交钱上社保。
二、剧组通常不为你上商业保险。意思就是说你背鱼钩时线绷断了把后背扭伤,也不会有人为你支付医疗费。我见过太多一身职业病、拍摄时受伤,但剧组却一分医药费不支付的情况了。除非死人了,或者重伤致残,平时的小毛病小伤口,真的没人会关心你。
三、合同就是个摆设。制片公司想开除你就开除你,从项目上滚蛋分分钟的事。我就曾经被莫名其妙没有任何理由地踢出项目哦。你所做的一切都不会在成片上给你任何署名。
四、你会经常遇到拖欠片酬的情况。我微信里光讨债公司的名片就躺了四家呢!关于影视行业讨薪的故事,大家可以去看我之前的日志《在娱乐圈,优雅讨债的三种方法》。
熟人求职的生态圈的确保护了科班毕业生的饭碗。但这么高的行业壁垒,也把影视圈变成了泡泡里的空中楼阁。圈内的苦,圈外人不知道。圈外的苦,圈内人也不愿意去忍受。行业壁垒高筑,可工作就那么多,萝卜们想往坑里扎,坑里的不愿意腾退位置。这只会让围墙越来越高、越来越厚。可是,围墙里的这群人,真的就能让中国影视行业大放异彩吗?没有新鲜血液融入,这种近亲繁殖,在严酷审核的环境下,会不会让我们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单一、越来越无趣?
我的一个朋友问过,世界上有很多其他的职业选择,为什么非要做影视行业?在其他行业里不是会更轻松吗?
首先,我不认为世界上有轻松的行业。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苦与乐。其次,除了创作,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工作能吸引我。身处影视行业是痛并快乐,去了别的行业,估计只剩下痛了。——我的这个观点,得到了不少同行的认可。对于他们来说,影视行业就是一个孤注一掷的行业。你可能在圈子里混了一辈子,却一部像样的作品也混不出来。但追求创作的过程仍然是快乐的。
如果你不是一个孤注一掷的人,真的,比影视行业更好的选择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