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代桂云 (个人公众号:云心理 yunxinli-aiziji)
责任编辑:殷水
01 精神虐待的邪恶模样
A. 你应负责:
1. 我的内衣裤和床单要整整齐齐。
2. 准备我在办公室吃的一日三餐。
3. 我的卧室和办公室永保整洁,我的办公桌除了我谁也不能碰。
B. 你断绝与我的一切个人关系,除了为保持表面和乐所必要者。你尤其不可要求:
1. 我在家里陪你同坐。
2. 我与你去旅游。
C. 你要明确保证遵守以下规定:
1. 勿期待我的爱,也勿因此责怪我。
2. 我对你说话时要立即回答我。
3. 在我要求时,你要马上离开我的房间和办公室,不可抗议。
4. 你保证不在孩子面前以言行诋毁我。
当我看到这个严苛而带有侮辱性的“约法三章”时,我怎么也不会把它与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联系起来。
这些霸王条款限制的对象是米列娃·马丽克,她是爱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也是他三个孩子的母亲。
那时,爱因斯坦正与表姐爱尔莎热恋,后来她成为他第二任妻子。他受不了妻子,又不愿主动提分手。1914年7月中旬,他拟定了一份分居协议,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妻子,告诉她如果要保持婚姻,就必须满足上面提到的这些苛刻条件。
可以想象,在这个“分居协议”拟定之前,两人的婚姻生活中一定充满了控制、争吵、恶毒与挣扎。
米列娃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她非常聪明,读大学时梦想有一天拿到博士学位,成为一名物理学家。可是,因为大学时与爱因斯坦恋爱,后又因怀孕及各种困难,没通过考试,职业理想遭到重创。
在《冷暴力》这本书中,伊里戈扬认为爱因斯坦的“分居协议”滥用权力十分明显,而滥用权力的目的则是为了操控与支配。她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精神虐待的支配是在暗地里进行的,不会公开承认,并经常披着温文、仁慈的外衣。
这让我想到了北大女生包丽的遭遇。那个牟姓男生,一面温情脉脉地声称,“没有你,我就没法想象我的未来”;一面却在嫌弃她不是处女,提出了给她拍裸照,让她做绝育手术等各种匪夷所思的要求。
这种“让人不寒而栗的爱情”,就是赤裸裸的精神虐待。
1998年,有着丰富的心理治疗实践经验,身为被害人学研究者的伊里戈扬,提出了“精神虐待”这个概念。
她认为精神虐待是一种冷暴力,不同于身体虐待,这种行为可以伤人于无形,不留痕迹且难以界定,但会给受虐者的心灵造成极大的摧残。在此之前,人们对这种现象只有模糊的感受,但没有清晰的认知。
20年前,伊里戈扬就对精神虐待这种现象做了全面、充分的解读,写成了《冷暴力》这本书。这本书全面呈现了婚姻中、职场上,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虐待。不得不说,读这本书让我内心压抑,一再想起在之前工作中的遭遇。
尽管痛苦,我们还是要凝视精神虐待的邪恶模样。惟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02 精神虐待的套路
看了越多的精神虐待的故事,就越感慨那些施虐者的套路是如此相似,无论中外,不论男女。与其说他们无师自通深谙此道,不如说他们被某种阴暗邪恶的人性所控制,做出类似的虐待他人的行为。
很多时候,精神虐待不是一开始就出现的,恋爱中的两个人也有着如胶似漆的蜜月期。慢慢地,精神虐待像某种生长在阴暗角落的隐秘植物,悄悄地生根发芽,一点一点地将受虐者缠绕。等到受虐者觉醒,发现已经无力挣脱。
伊里戈扬经过大量的临床案例研究,认为精神虐待关系会经历两个阶段:人格腐蚀和公开暴力。
人格腐蚀阶段,也被称为“洗脑”,可能延续数年。在这个阶段,引诱是第一步。施虐者刻意为自己塑造一个完美的人设,然后向受虐者施加影响力,让受虐者的人格一步步遭到摧毁。其终极目的在于掌控受虐者,让受虐者毫无还手之力。
这个阶段常施虐者常用的一个套路是——把对方病态化,让他人相信对方才是制造问题的始作俑者。
施虐者用冷漠回避、冷嘲热讽等手段,设法让受虐者情绪失控。然后,施虐者指责对方为恶人(有时故意在他人在场时才这样做),说对方是挑起冲突的罪魁祸首。
他利用受虐者的某个弱点,比如性情忧郁、歇斯底里或喜怒无常,并把它过度夸大,让受虐者也认为自己有问题。施虐者逼迫对方犯错,然后大肆批评或诋毁对方,刻意强化受虐者不良自我形象和罪恶感。
一个男人说老婆是神经病,好多次半夜三更大声哭喊,声音大到整栋楼都能听见。
根据他的讲述,我脑子里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他被吵醒,从卧室走到客厅。孩子也从另一个房间出来,他们走到她面前,看着悲痛欲绝的她。他与孩子彼此对视了一下,同时做出一个莫名其妙的表情:“她怎么了?”他当然知道她怎么了——他出轨,每天都很晚回家。
拒绝对话是施虐者常用的另一个套路。在关系中,双方坦诚布公地沟通交流,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但是,施虐者常常拒绝对话。
“拒绝对话是加重冲突、同时取得影响力的有效方法,等于不用言语却明白表示‘我懒得理你’,甚至认定对方根本不存在”,伊里戈扬认为,施虐者通过这种方式,狡诈地腐蚀受虐者的人格。
一旦受虐者有所反应,企图恢复自己的人格,找回一点自由,仇恨阶段便会明显启动。受虐者变得“不听话了”,施虐者就开始了自己的公开暴力。爱因斯坦的“分居协议”,就是这一阶段的产物。
精神虐待的暴力是不对等的,施虐者自认为地位优于受虐者,受虐者通常也同意这种看法。法国精神科医生雷纳多·培洪称这种不对等的暴力,为“惩罚式暴力”。爱因斯坦对妻子做出的,就是这种“惩罚式暴力”。
接下来的过程交替循环:施虐者只要看见心怀怨恨的受虐者,便会生起冰冷的怒气;而受虐者只要一看到折磨他的人,就感到心惊胆战。
就这样,一步一步,受虐者掉进万劫不复的地狱。
03 如何摆脱精神虐待?
我们永远赢不过施虐者,因为施虐者往往是缺乏共情能力的自恋者。他们不会内疚不安,不会心软,我们却会。
要摆脱精神虐待,首先要认清虐待的实质与过程。
第一,你不需要为婚姻或家庭冲突负100%的责任,最多只负50%就好了。所以,放下不必要的罪恶感。
第二,要明白容忍只会让精神虐待愈演愈烈,所以必要时必须自卫。
第三,不要再对施虐者怀有期待,他永远不可能变回曾经的那个甜蜜爱人。
伊里戈扬针对摆脱家庭与职场上的精神虐待,都提出了一些实用建议。我觉得有一条非常重要,就是在遭到精神虐待者的折磨时,要遵守一个基本原则:停止为自己辩解。
她解释说,辩解的诱惑很大,因为施虐者的言语中充斥着以最大恶意说出的谎言,这会让受虐者忍不住想反驳。
但是,你一定要明白,任何解释和辩解只会让自己陷得更深。只要有一点说不清楚或者说的不对,即使出于好意,也有可能被施虐者用来攻击你。“受虐者一旦上了肆虐者的火线,不论说什么都会被当作武器弹药”,伊里戈扬告诫说:沉默是金。
但是这条基本原则,仅限婚姻和家庭这个场景,要摆脱职场的精神虐待,建议与此恰恰相反。在职场上,你必须不厌其烦地回应对自己不利的沟通。
为预防虐待行为发生,你不能让命令或指示中有任何模糊、暧昧之处,确保所有不明确地方都得到确认。“宁可让别人认为你多疑甚至偏执,也不要被抓到把柄”,伊里戈扬建议说。
在读这本书时,我收到一位读者的留言。她读了《自恋者的N种面具》这篇文章。“那简直就是我老板的自传!”她说,“一直以来我们都很压抑,连做梦都梦见被追赶伤害。”
对此,我一点也不意外,全天下的自恋者都是一样的。我之前在文章中就写过,“自恋者所在之处,寸草不生。”
而伊里戈扬在书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当虐待行为出现时,就仿佛打开一具所到之处寸草不留的机器。那是没有人性的过程:没有灵魂,没有怜悯,所以很恐怖。”
这位读者还把我的自恋主题专辑,分享给了同事们。她期待我写写如何顺利摆脱自恋者的文章。
觉醒是摆脱自恋者的开始,他们已经明白了自己在工作中都遭遇了什么,以及为什么会被这样无情地对待。
而且,他们在行动。其中一个人,终于顺利辞职。
他们还请一个成功摆脱自恋型父母的同事分享经验,按照他的经验——“简单、果决、重复自己的表达”——对付自恋型老板。“竟然真的成功了”,她写道,“而那之后,我们又都心有恐惧。”
这种恐惧,被精神虐待的人都不陌生。特别是施虐者是你的老板、父母等权威,这种恐惧更深。
自恋型施虐者不会主动停止自己的虐待行为,因此永远不要心存幻想。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如果自恋者不是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这种先天关系,要摆脱精神虐待,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
伊里戈扬在书中也说:“惟一的解决之道,便是受虐者离开施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