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注:这是一个有趣且简单模型,作者预设了立场,并做出了推论。如果以中立的角度来陈述这个模型的判断,即: 这段时期国内为安全复工所做努力的成效,只有在4月底才能揭晓。
—— by 品葱 byteinsight
写一篇很随性的分析给大家看着玩。由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
假设某社会有言论管制,信息无法公开流通。那么就只能在人际关系网里面流通。在个人信息关系网里面,一般人判断是否谣言的原则是链接度小于2.
举个例子:
一度,我的朋友中招了 – 可信
两度,我的朋友说,他的朋友中招了 – 基本可信
三度,我们的朋友说,他的朋友的朋友中招了 – 恩,大概也许吧,不确定。
所以,当事件出现的概率大于邓巴数字平方以内倒数时,那么事件信息就不太可能用言论管制压住了。但是,在人与人信任度高的社会,三度以上的信息也可能被确认。
而这个数字是22500分之一。因为实际上邓巴数字是一个上限,很多人达不到。所以做一个大概的取舍,也就是万分之一。
讨论这些的意义是,我们可以把数据代入实际的场景去解释一些现象。
美国信息没有管制,确证数目是3244,占美国人口10万分之一。虽然远小于上诉推导,但因为这个信息是公开可信的,加上美国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可信程度较高的社会。所以,普通人会得出结论:疫情在快速蔓延。这个很好理解。
但放在国内就有意思了。带入上诉数据,可以算出,如果国内复发,复发病例必须要有14万以上(国内封锁前的病例不算,因为国人已知了),普通人才可能通过p2p传播知道。但实际上,有趣的是,国人的点对点传播工具大多是微信,而微信上传播是禁止的,所以2度传播是基本不存在的(你不能转发我朋友中招了给你的朋友,但你可以说我中招了)。所以这里面会有一个有意思的数学计算,算出这个比例到底变成了多少。
假设只有一度传播是存在的,那么简单的看,就是1/150。带入人口数据,是1000万人感染。也就是说,信息管得好,1000万人感染是压得住棺材板的。这里还要假设死了人能快速隐蔽处理,因为死人的消息传的更快。
——————–
问题就来了,如果国内复发感染譬如说10万人,那么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这个数字远小于棺材板上线,所以对于接收信息的个体来说,他们的判断会是,国内远远比美国安全。
那么国内现在离棺材板还有多远呢,恩,这个还真可以估计。假设国内前期的封锁真的把疫情消灭到很小数,给个起始数据100吧。目前欧洲各国已经停工lockdown, 但已知国内大量复工;病毒通过接触传染为主,口罩防护能力有限;国人还算比较注意….那么假设这样搞也相当于欧洲全面停工停学的效果。那么根据目前的数字,每2周会翻10倍。当然不准确,只是按照最佳情况大概算算。
那么2月初开始复工到现在,应该复发数量在10000这个量级,所以远远感受不到紧张。那么到4月初,这个数字会到10万,这时候应该看到有些苗头不对了。而最多到4月底,就会到1000万,棺材板就压不住了。所以,最迟4月底,这轮复工就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