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注:其实从中大开始,就有不少手足对阵地战有所怀疑。只是中大尚占有地利,加上港共那时还有试探心理,所以最终还算成功。解放军便衣上街之后,国际舆论反响并不强烈,使得港共更加有恃无恐。理大既无地利,港共又无上限的升级手段,这一役之后,运动极可能会转入低潮很长一段时间。以校园为据点既有方便之处,也暗藏着被一锅端的危险,望日后吸取教训。这里转一段关于校园据点形成的分析。
—— by PTT
香港玩得其實沒有很大。
其實從「地點」的問題來看,就可以知道整個運動其實是在一路撤退的狀態。
最具「革命」意義的地點,比如說法國大革命攻入巴士底監獄,除了有象徵解放政
治犯(實際上沒幾人)的功能外,也和當時巴士底監獄有軍火庫存相關。要搞革命、
叛亂、政變還是什麼的,軍械庫、警察局、行政長官辦公處、議會,這些是第一優先
的攻擊地點。
又比如說最近的波利維亞,都出現群眾衝進市長辦公室,把女市長剪了頭髮、潑漆
、遊街的激烈動作。當然,這些行動有極高風險引入正式軍事鎮壓。
香港反送中攻入最具這些象徵意義機構的舉動,是七月初到七月中攻入立法會、中
聯辦的一系列活動,之後就沒有下文了。
次一級的進攻地點,則是交通要道、訊息中心、金融中心等地。這些動作具有癱瘓
全市區的效果,也是示威運動激烈抗爭的界線,例如美國佔據華爾街運動,就有這樣
的性質。
香港反送中運動採取這樣的策略,大概是八月中到八月末的佔據機場、佔據港鐵等
行動,目前這些行動也不再活躍,尤其是佔據機場招來國際實質的惡評,抗爭方道歉
之後就沒有再幹了。
目前的抗爭地點及策略說穿了,就是以校園為據點,向外不斷設置路障癱瘓附近的
交通。當警方要來清除路障恢復交通時,抗爭者就退回校園,並且不斷釋放出「警方
入侵校園」的訊息來喚起同情,儘管有些抗爭者可能都不是這些學校的學生。
所以這三、四個月看下來,整個抗爭的格局其實是在持續縮小的。抗爭者已經沒有
直接挑戰政府當局的力量,未來是否還是繼續走上街頭,或就是退縮到幾個據點佔地
為王,倒是很有趣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