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向女童的那一刻,狗在想什么?

明宜 October 23, 2023

几天前,在四川崇州的一个小区里,一只罗威纳犬咬伤了一名两岁的女童,造成女童右肾挫裂伤,右侧肋骨骨折。

事件发生后,关于人狗矛盾的讨论持续升温,女童的伤势恢复也牵扯着全社会的心。最新消息显示,女童家庭已经由网络筹款200万,由筹款平台与医院对接相关费用。

狗,作为人类从远古时代延续至今的伙伴,如何和人类在现代城市空间里友好共存,一直是个难题。城市中,人和狗之间每天都发生着无数大大小小的矛盾。其中,致人死伤是最不可被接受的。

国家二级宠物驯导师唐铮高度关注这件事。他是中国第一位接受邀请,担任欧洲工作犬军警犬比赛的靶手、国家宠物驯导师竞赛裁判员,也成立了自己的训练俱乐部——上海大唐K-9精英训练俱乐部。

在有20余年训犬经验的唐铮看来,这场“爱狗”和“反狗”的舆论战之外,或许还有更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人和狗的矛盾从何而来?是否真的无解?在这个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里,我们要如何对待狗,如何处理和它之间日益密切的关系?

我们第一时间联系到了唐铮,以下是他的讲述。

我看到那个监控视频后,马上认出了这是一只罗威纳犬。这种犬类我训练了不下100只,再熟悉不过。

很多人以为,这只狗是抱着袭击陌生人的目的,主动攻击了这个孩子,其实不太准确。当时狗的周围也有保洁员等陌生人,它没有反应,直到这位妈妈带着孩子走过来。

罗威纳犬这个品种,天生有比较强的领地意识和保护意识。当它在一个无规则的环境中自由活动的时候,它会默认这块区域和区域内的所有事物,包括这个保洁员,都是属于它的。

如果我们站在它的角度,其实它那一刻很困惑,自己正在领地里玩耍,为什么会有人突然出现在我的活动范围内?

所以它的第一个动作,是前去查看。大家可能没注意到,它走过去后,顿了一下。这个细节只有一瞬间,训犬师是能捕捉到的。

罗威纳犬发起攻击前,周围还有一个保洁员

而在人的眼里,这么大一条狗突然朝你过来,当然很害怕。大人会本能地保护孩子,把孩子往身后躲。

这个场景有点类似于,我们在训练一些工作犬或运动犬的时候,经常会做一个游戏,就是拿出一个玩具展示给狗看,然后快速移动这个玩具,比如抛出去、往背后藏。

这些举动会激发狗的追逐和捕猎的天性,狗会追逐那个快速移动逃跑的目标,捕捉离它最近的部位。

所以当时,这只罗威纳犬立刻把注意力集中到大人的手上,接着就看到这个孩子在快速地被移动。这种时候,没有主人看着,也没有牵引绳、嘴套,就发生了悲剧。

从训犬师的角度,我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这只罗威纳犬可能被养在了不合适的环境中,由于主人疏于监管,它没有经过良好的社会化训练。

也就是说,它对突然出现的人产生了过度的好奇。它所谓的查看,已经离这两个人太近了。

一般人可能不太了解这个犬种,严格来说,罗威纳犬不算烈性犬,但也不适合作为日常饲养的宠物犬。

在我们国家很多城市,罗威纳犬属于禁养品种。在一些养宠文化成熟的欧美国家,它也有比较高的饲养门槛。一般先对人进行培训和能力评估,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足够的空间之后,才可以获得在家饲养罗威纳犬的资质,之后犬主也需要带着狗去上学。

因为饲养、训练的要求很高,罗威纳犬不适合养在拥挤的城市。加上这类大型犬相较其他品种活动量更大,精力旺盛,并且热衷工作。如果待在家里面无所事事,精力得不到平衡,它就会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和发泄它的压力。

比如常见的拆家、咬坏物品、追着车跑、随地大小便,甚至产生转移性攻击行为,也就是袭击人类。

对人类来说,最严重、最不可被接受的当然是后者,但在狗的世界里,压力转移的撕咬物品、拆家,或者类攻击行为,都没有太大区别,都是一种生存压力的宣泄。主人觉得困扰,狗其实也活得很痛苦的。

所以我们会把罗威纳犬归属于工作犬类。经过正确的饲养和训练,它们可能会到军警单位参与刑侦、鉴别、防暴、治安巡逻、疑犯抓捕等工作。

历史上,罗威纳犬这个品种从古罗马的时代就存在了,至今已接近两千年,一直在作为护卫犬被使用。它不是不适合人来养,但至少要对主人有考核。

我们国家早期的宠物知识比较匮乏,很多规定跟不上养宠环境的变化。比如一些城市还在按照犬只的体型大小来区分禁养品种,实际上大型犬不一定凶猛,小型犬也不一定温顺,还得看品种和个体差异。

一些人喜欢小型犬,一些人喜欢中大型犬,因为它们有各自的特点。养小狗,我可以抱抱它,养大狗的话,它可以来拥抱我。

体型较大的狗狗还可以带给人很多安全感,有一定的保护功能。另外对一些精力充沛、热爱运动的人来说,大型犬可以陪着他们去户外,体验一起运动的乐趣。

很多人会问我这个问题,如果遭到狗的攻击,要怎么自救?

如果你是非专业人士,你首先能做的就是假装镇定,不要尖叫和立刻逃跑,也尽量别直视它的眼睛和让它绕到你的身后。你可以用余光观察它准备干嘛,保证它在你的视线范围内。

恐惧是人之常情,做到这些已经很不容易。

如果它正在朝你走过来,有明显的进攻意图,也有一种方式是,和它正面对抗,发出一些怒吼的声音,显得自己很强大。一些野生动物摄影师在野外遇到熊的时候会这样做,通常能镇住对面的动物。但这个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

我们看这些狗伤人的事件会发现,儿童、老人和惊吓过度的人是最常遇袭的三类人。

这件事情很好理解。动物产生追猎行为的时候,通常只有一个目的,食物。人类并不在狗的食物链中,所以它追逐人类的时候,不是为了把对方杀掉、吃掉。

更大的可能是,人类的动作激发了狗的本能,或者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家犬,没有得到正确的训导,从而发展出一些比较反常的行为来释放自己的天性。

蹒跚走路的儿童、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受惊吓过度的人有个共性,就是会出现不可预判的身体姿态,很接近即将被狩猎的猎物。

狗有极其敏锐的第六感官,当它捕捉到这些“你害怕我”“你在逃跑”的信号的时候,它会把你当成猎物去追逐。但如果它感觉到“你比我强”“我好像不是你的对手”,它可能就会跟你保持距离。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战逃反应。战斗或逃跑,它只有这两个选择。

如果它开口咬你,实在避无可避,方便大多数人操作的方式是,抓起身边的任何一个物品,比如棍子,或者外套、包包,挡在身体前面。

如果狗抓住了这个离它嘴巴最近的物品,它可能会觉得自己已经抓住了目标。这样就给自己争取了求救的时间和机会。‍‍‍

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狗,一般不会咬住不放,它的攻击方式是快速连续的,类似捕猎,咬一口,弹开躲一躲,再咬一口,是这样的节奏。

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在这种情况下都能勇敢、冷静地做出各种判断和操作。所以问题还是回到养狗的主人身上,犬主必须要具备足够的知识、能力和责任感来管理好自己的爱犬。

有些家长打着保护的名义,用这种狗伤人的事情来恐吓孩子,我不认同这种做法。这会让孩子成为那类惊吓过度的人,反而更危险。另外在孩子意识形成的初期,灌输恐惧会让他产生厌恶,很难再建立起跟动物之间健康的关系。

当然,天生不喜欢或者害怕狗的孩子也很正常。我们可以引导他去接纳狗的存在,不被这种情绪过度影响自己的生活。

我带小朋友的时候,会教他如何用合适的方式接触宠物。比如不在一个不熟悉的狗狗面前大喊大叫,也不在没有主人允许的情况下直接伸手去摸。

有些我们人类认为是表达热情和喜爱的动作,对狗来说是一种挑衅和压迫。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征得主人的同意,然后让那只狗先过来闻一闻我。当它表现出友善的时候,才可能伸手和它有直接的身体接触。

有些狗狗的确一上来就表现得很热情。这其实基于两点,一是它早期受到的教育很好,在它第一次被抚摸的时候,主人给了它积极的反馈,让它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情。二是这只狗狗比较信任人类,它相信你,所以即使你对它做出了一些不当的举动,它也可以忍受。

很多狗狗都在忍受,但不代表它喜欢你这样做。如果不巧,你遇到了一只忍受能力不强的狗狗,它可能就会驱赶你了。

通常来说,像罗威纳犬这种活跃度高的犬类,更适合成为工作犬。

它们当宠物伴侣的话会有点过了,主人没那么多时间精力去满足它们活动的需求。反而在工作的时候,它们可能是最快乐的,也有能力去维持长时间的作业状态。

我平时会训练各种各样的工作犬。比如嗅探犬,它是用鼻子来工作的,寻找生命,或者物品,在海关就是寻找违禁品。

还有我们经常在军警单位看到的警犬和军事犬,它们除了嗅闻跟踪,还要训练攻击能力,所以中大型犬会用得更多。

另外一类是服务犬,做一些生活辅助或者医疗辅助的工作。比如导盲、帮行动不便者开关门,或者到自闭症机构,给患者一些心理上的抚慰。

这类狗狗对人类情绪和需求的感知能力很强,它过来就是帮助你的,让你放松下来,不要紧张,开心一点。

工作犬的容错率通常很低,因为它的一个失误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它不能犯错。所以,这个训练的过程对训犬师和狗狗来说都非常复杂艰苦。

举个例子,一些警犬在执行任务时可能会有跟人对抗的过程,需要攻击人类。

但是什么情况下发起攻击,追击还是正面对抗的时候?攻击哪个部位?攻击到什么程度该停止?不同的情况要使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对狗狗来说,这其实也非常困难,因为跟人类友好相处才是它的本能。

它跟这个人无怨无仇,甚至可能认识他,但还是要执行命令,完成攻击指令。在攻击过程中,对方也会反击、压制,它都必须牢牢抓住它的目标。身体疼痛它要忍住,对抗人的心理压力,它要忍住。它要表现出坚定、不害怕。

还有一个大家相对熟悉的例子,搜救犬。这类犬需要在生理上和精神上都具有很强的耐力,还要做事极端专注。因为搜救的过程需要它长时间奔跑、攀爬、跳跃、寻找,这对体能的消耗是很大的。

而且,搜救现场很可能是各种极端环境,比如火灾现场可能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或者地表温度四五十度,但它还是要拼命钻进去,鼻子贴着滚烫的地面,持续嗅闻半小时以上。

搜救犬最大的工作难点,还不是这些。我们可以想象到,灾难现场可能会有很强烈的死亡气息。

任何生物对死亡都很敏感,狗也是一样。当它突然闻到大量的死亡或濒临死亡的气味,它其实非常非常恐惧。

要承受这么大的心理压力,只能从血统上进行筛选。需要这只狗天生就有很强的神经类型,之后再谈耐受力的培养。

理想情况一般是定向繁育,或者去查它的族谱。如果它祖上几代都是搜救犬,它能做这个工作的概率就比较大。

战场也是一样。很多搜救犬和军事犬执行任务回来后就退役了。它们变得抑郁、焦躁,出现一些反常行为。

比如本来很活跃的狗狗突然变得沉闷,一直低声哀嚎。还有一些狗狗开始自残,咬自己,或者一直舔舐同一块皮肤,流血发脓也不停下来。

我在国外训练的时候见过一只从中东战场上回来的狗,受伤很严重,在爆炸中失去了一条腿。它变得对声音特别敏感,讨厌做它以前喜欢的事情,以及极度不信任人类。

这些问题以前被忽视了,随着动物福利的改善逐渐被大家关注到,会有一些应对措施。比如一些产生精神创伤的狗狗会送到专门的机构做心理康复治疗,让它“格式化”。

具体的做法是,首先给它设置一个最自然的环境,草地、蓝天、河流,然后尽量不去打扰它,不让它再去考虑那么多人的事情,而是做回一只狗,回归到狗应该有的状态。

部分退役军警犬会被它们的训导员收养,如果无法进入家庭,可能会到专门的养老机构。

但可惜的是,治疗手段和效果总体来说还比较有限,很多狗狗没办法完全走出心理阴影。

所以,我们必须在筛选阶段就很严格,通常要花10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先追踪狗狗的家族血统,然后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加入这一类元素,观察它的反应。有些小问题可以修正,但如果有些关键问题克服不了,它可能就去做其他类型的工作。

虽然我们把这些辅助人类工作的狗狗统称为工作犬,但它们跟我们人类一样,不能只有工作。

它们也要放假和休息,也要回家当个宝宝。因此任何一只狗狗,不论它是什么类型的,首先得能融入我们现代生活的环境才行,这就是社会化训练。

我们通常会用一些有仪式感的步骤作为“开关”。比如给狗狗穿戴上某个设备,它就进入工作模式;系上一条宠物脖圈,就切换到休息模式。

这个时候,它能够跟着训导员回家。和宠物犬一样,它也会在草地上奔跑撒欢,赖在主人床上睡觉。

人们最熟悉的狗狗类型,还是家庭里面的宠物伴侣犬。

早期的时候,一说到宠物训练,我们知道很多主人会把宠物单独送到训犬师那里做行为矫正,这其实不是很好的方式。

现在宠物知识越来越普及,我们能明显感觉到,选择另一种方式,由主人亲自带着狗狗参加亲子课,在占比上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从效果上来看,一定是第二种更好。这首先是因为,狗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会根据不同环境去适应不同规则。就像一些小朋友在学校里看到老师会很乖,回到家里又不听父母的话。

但更重要的是,这里面蕴含着一个很底层的逻辑,也就是所谓的训练,到底是在训练什么。

有些主人来找我的时候会抱怨,说我给狗好吃好喝,它就是不听话。他的诉求简单粗暴,就觉得狗性格不好,要纠正。

实际上没有这么简单。性格和听话是两回事,性格没有好坏,只有适不适合这个主人,而“听话”需要人跟狗共同做出调整。

所以训练的本质,不是单方面纠正狗,而是沟通。

大部分时候,人和狗之间产生矛盾,是因为互相听不懂对方的需求。人感到不舒服的时候,可以直接说出来,小朋友不舒服了可能会哭。

狗狗作为另一个物种,也有它自己的行为特性和表达方式。它可能已经用它的方式跟你说了无数遍,它很难受,它那样不舒服,但你没有听懂。

比如说,很多宠物狗,尤其是幼犬,会在家里没人或者晚上主人睡觉之后到处尿尿。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它的认知里,它身边没有同伴了,它感到焦虑不安。这时候,它的表达方式是气味,想尽一切办法把它的气味扩散开来,觉得它熟知的同伴闻到这个气味就会回来。

但我们回家之后,发现到处都是排泄物,就会想,为什么别人家的狗都知道出去,就你一定要拉在家里?觉得是自己狗狗的习惯不好。这时候,你再给它一顿胖揍,它很委屈的,它也无法理解你的行为。

中间缺少的那个环节,其实是锻炼狗狗的独处能力。不适应独处还有很多表现,比如咬主人的拖鞋和衣服,爬到主人床上。在这些可能是主人气味最浓的地方,它能缓解精神上的压力。

很多常见的矛盾,都是因为不理解变严重的。比如护食。狗在吃东西的时候,不允许你接近,或者发出威胁的声音。这是因为,保护自己的食物是它们的一种天性。

不止是狗,所有靠进食来维持生命的动物都是如此。从人类小孩身上也容易观察出这点,小朋友吃着吃着,你突然把他手里的东西拿走了,他会很不开心。

一些主人为了让狗不护食,不停地去骚扰它,美其名曰脱敏。

事实上,这就是一种骚扰行为。最后你会惹得它发火,开始凶你。你一紧张,躲开了。狗就发现,我吃饭的时候做这个行为,就可以不被骚扰。然后护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要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好的方式是,我们一开始先拿着食物用手喂它。接着,我们把食物放到碗里,安静地待在它旁边,不去打扰。

这会让狗狗觉得,食物不是一个很难获得的资源,有人在我身边,代表我有更好的食物,可以更安心地吃饭。这样就能逐渐消除它对食物的保护性和争夺性。

打招呼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有一些狗狗,会过分热情地跟人打招呼,跑过来后还站起来扑到你身上,冲你叫。很多人受不了,对老人小孩来说也很危险。

其实犬科动物打招呼的方式并不天然如此,这是我们无意中培养出来的。

当这只狗很年幼,可能还没你的鞋子高的时候,一个毛茸茸的小肉球朝你滚过来,搭在你脚上,你会觉得很可爱,很好玩,你就去抚摸它,把它高高举起来抱在怀里。它每次过来,你都这样做,这个是非常正向的反馈。

狗会觉得,我只要站起来,就可以得到你的喜欢。它希望你摸它的头,把它抱起来,就拼命地爬更高。

当它渐渐长大,突然之间,你发现你接受不了这种行为了。但是从狗狗的角度,它不能理解。我从小就这样跟人打招呼,会得到很好的反馈,为什么今天我站起来,所有的人都不喜欢我?是不是做得还不够?那我再努力一点。

它越努力,你越害怕。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如果你知道,你养的狗将来是一只个子比较高、体重比较大的狗,你可以在它还小的时候,就把手放在和它视线平行的高度和它接触。

它会发现,走过来站在你面前,或者坐在你面前,就可以得到抚摸和关爱。这样,它做那些动作的动机就没有了。

唐铮带着家庭伴侣犬做散步训练

在这次崇州事件里,很多人讨论到牵绳的问题。

狗狗在公共区域活动时,主人是一定要牵绳的。除了疏忽大意,我知道很多主人还有一种想法是,他觉得狗拴上这个绳子,好可怜。

所以主人会想,是不是可以在没人的时候,就把绳子放开,让狗自由奔跑。

其实不是这样的,狗跟人一样,是高度族群化、社会架构严密的动物。在一个缺乏足够的制度条例来让它遵循的环境中,它会变得紧张。

就像我们开车时,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大家都遵循这个规则,会很有安全感。

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狗狗在散步的时候会拽着绳子拼命往前冲,让主人遛得很辛苦。这也是因为在一开始,我们没有做好牵引绳的训练。

狗狗很多时候都像小朋友,出门的时候被父母的手牵着,其实会感到更安心。而牵引绳就像我们手臂的延伸,狗狗知道自己只需要跟着你,由你决定去哪里。

如果你经常放开绳子,渐渐地,你就把决策权交给狗了,它可能会害怕,也可能去的地方有危险、不适合它。

就像崇州视频里的这只罗威纳犬,它没被教育好,去了不合适的地方,最后酿成那个孩子的悲剧。

如果这只狗面对的是一个比它强大得多的对手,它自己就变成一个悲剧。从此以后,它会很难独自面对外界的环境。

所以牵引绳有两个目的,一是给狗狗足够的安全感,二是要教给狗狗我们生活环境的规则。狗狗的执行力非常高,它的生物特性决定了它一旦明白一条规则,就绝对不会去跨过这条线。

每个人都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什么都懂,每只狗也有一个学习的过程。

在我眼里,只要是一只健康的狗,就没有智商高低之分。只是品种和生活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它们对同一件事情的理解不同。

你认为它笨,很多时候是因为它的理解跟你的理解有偏差,你总是希望它来适应你,这是很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想法。

我们在对待狗狗的时候,经常会下意识地站在这样的立场。但是按照人的行为模式去理解和要求一只狗,肯定是不对的。完全从狗的角度来满足它,也会有一些问题。

狗和人生活在一起,两头都不能太过分,我们应该共同很好地融入这个环境。

任何个体之间的交往,改变和付出一定是相互的。人和狗的关系更特殊一点,是你选择了狗狗,主动权在你手里。只有你愿意去花时间了解它,去参与它的生活,它才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至今记得我在2010年左右收养的一只比利时牧羊犬,它叫丁丁。丁丁那时候很年轻,是一只从德国进口的安保犬。

我遇到它的时候,它正好换班下来休息。因为性情很凶,没有人敢碰它,听说它的前几任主人也很难跟它配合,所以它老是被替换下来休息。

我看到它的第一眼,就被它某种独特的气质吸引住了。都说它攻击性很强,但我实在太喜欢它了,忍不住走上去。结果,什么都没有发生,它非常自然地,就跟着我走了。

时间久了,我们相处得越来越熟悉。有一天,我发现我只要看着它,心里面想着一个指令,比如卧下、起立,它有90%的概率可以做对。一开始我以为是凑巧,但这种事之后经常发生。我当时觉得好神奇。

2019年12月12日,丁丁12岁,因为脏器衰竭,走到了生命的终点。我前一天在外地出差,回来后刚走到门口,就被同事告知丁丁已经走了,才断的气。我摸了一下它的身子,是凉的,表情和动作也符合临床上去世的特征。

就在我准备把它抱起来去埋了的时候,它突然抬起头,睁开了眼睛,就像跟我打了个招呼。它甚至还起来坐了一会儿,摇摇晃晃地,又躺下,就这样撑到了第二天早上。我一直陪着它。

到今天为止,在我养过的这些狗里,我只给丁丁做了一个比较有仪式感的安葬。不想火化,把它埋在了我俱乐部里有山有水的一个地方,上面种了一棵兰草。

已经过去快4年了,我还是很想念它。

Share this pag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