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真正的医疗挤兑一无所知

新冠疫情防控其实就分两种,压平曲线和没有压平曲线。压平的标准是就医需求是否明显超过医疗系统的极限承载能力。

清零是想取消曲线,预应不足而放开是无法压平曲线,都是失败的。

不仅缺乏预应,还在疫情高发的冬季和春运之时做彻底放开,这将达到不可想象的峰值。

清零和放开,中国输两次



优化政策出来以后,很多大V以为方向转变了,自觉的递梯子。

这么辛勤劳苦的三年不是沉没成本啊!大伙在那儿拼命地证明这是值得的,那是值得的,效果杠杠的。

姑且不说他们会意太早的事。

事实证明,并没有转向,中国人民力大无穷,正更加智慧和精准的抗疫。

我要说的是另外一个事。对这种文案,咱只轻轻丢过去一句话:这三年中国人长眠的更多了。

但无奈,冰冷的数理逻辑不讨人喜欢,费思量。

今天我们再简单说一下。

一、拉平曲线

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英国人最早拿出这条曲线。实际上很多人是没有看懂这条曲线的意义。

这条曲线是疫情防控的策略,要拉平感染。

为什么要拉平?拉平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是因为让新冠感染人数平稳过渡,这样才能有平稳的医疗供给救治新冠。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Health care system capacity的含义是“医疗保健体系容纳能力”。

这个压平曲线的目标,并不仅仅是救治新冠。而是确保在新冠冲击下,社会整体医疗保健体系的平稳供给。不仅仅是新冠要治疗,还有外科手术要做、慢性病要调理,肾病、心脏病、胃病、脑科、精神疾患…..全社会的医疗保障一样都不能少

现代医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医生、护士、医院、手术台、药房、医疗器械产能、医药产能构成了整个社会的生命动力系统。人类对现代医学的依赖十分深重。

医疗系统如同城市的电站、水厂,这是不能关闭的。

如果电站关闭,城市一篇黑暗。如果关闭所有医院,死亡人口不知要翻多少倍,但这个问题无法测试。

但是,城市电站电力输出降低10%,整个城市可以点亮的负荷就会降低10%,就一定有些电器不能再点亮;

水龙头关小10%,整个城市用到的水力就会降低10%,就一定有人喝不上水;

如果医疗系统的生命动力输出降低10%,整个城市的生命保障能力就会降低10%。

不要以为下降10%,很多人还能挺过去,挺不过去的。

二、超额死亡

如何评估防疫成效,要算大帐。在疫情防控中,也许多救了几个新冠病人,也许少救了一个心脏病人。资源投入那种病,不投入哪种病是很严肃的公共政策,比如慢性病纳入医保也就近几年的事。

为什么呢?因为医疗资源不是无限的,在这里投入多一点,那里就会少一点。

所以,新冠世纪,各国有各国的政策,也各有各的收益和损失。怎么评价政策有效性,要算大帐。

从死亡人口增幅可以客观评估防疫政策的生命收益。这里我就不列了,需要数据的去看4月28号有一个残篇。

可见,各省医疗保健系统受到防疫政策的扰动不同,实际死亡人口增幅是有不同变化的。

公安机关因户籍管理对死亡人口的登记较为准确严谨。2021年山东年鉴的数据可以管中窥豹。

第一个红框内的数据是人口抽样调查当年死亡率;第二个红框内的数据是公安机关当年登记的死亡人口数。

在第二个红框内,山东省公安机关登记的死亡人口数据在2018、2019均为65万,然而2020年增加到了72万(2020年山东新冠死亡病例7人),增幅达到10.8%,明显超过常态年份。

三、医疗挤兑

什么是真正的医疗挤兑,我们举个栗子。

前两天某市公布了本次疫情计划建设11万个方舱床位、13万个隔离板房床位。

基建狂魔!广州速度!

那么11万个方舱床位、13万个隔离板房床位全部投入以后,需要多少医护资源呢?这个有专家说过:

1000个床位需要200到250个医护人员。1:4到1:5。因此,11万个方舱床位投入使用,大数可能需要2.5万个医护。

隔离板房呢?据经验,大概是1:15到1:20之间。13万个隔离板房投入使用,需要6000个医护。

以上合计:2.5万+0.6万,需要3万名医护。

查《广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2020年现状公共卫生人员数每万人比例为8.02人。

也有行业研报统计是9.98人。

天蝎财经:《4大一线城市医疗资源对比,深圳还需要加油》

那么,按照1800万常住人口统计,广州的公共卫生人员总数在1.4万到1.8万人之间,离3万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你看到什么呢?

一方面,正常医疗体系因支持新冠无法开展正常诊疗:

另一方面,还要汲取周边医疗资源支援,使得周边城市也面临医疗资源短缺的风险。

新兴县属于韶关,支援医护团队力量抽取从县人民医院到了卫生院。

但是,实际上高达95%不需要医疗看护。

需要说明的是,这不是特例。各地均是如此,这三年来此起彼伏。

而且并不仅仅是本土疫情时,即使是常态下,由于全民检测、对院感的担忧、凭黑酸检测结果入院等诸多措施,也压低了医疗资源的供给。

社会的医疗保健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医疗资源对疾病的投入就像打地鼠游戏,你这里投入的资源多,那里的资源就一定少

120急救不能及时,病患不能走出社区,孕妇在医院门口流产,这是冰山浮出水面的部分。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上海期间,民众互助平台自4月11日开启,三天时间登记救助信息7300条,极其紧急1450条。

医疗挤兑可以由于各种方式产生,但最终的呈现都是医疗资源错配,医疗力量无法输出到最需要救治的病患

现在我们可以再看一次这个曲线:

Health care system capacity:医疗保健体系容纳能力。是指医疗保健体系容纳所有所有所有医疗需求的能力

压平曲线是为了保障医疗资源的稳定输出。

但是据2020国家卫生健康服务公报,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7.4亿人次,比2019年下降11.2%;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23013万人,比2019年下降13.5%;全国手术量排名前100强医院手术总量由906万台下降为789万台,降幅为15%

医疗机构的生命动力输出衰减10%至15%。

以山东为例,2020年相对2019年,诊疗人次由6.75亿下降为6.17亿,降幅9.3%;住院人数由1859.75人次降为1662.09人次,降幅10.63%;病床使用率由80.69%降为71.02%。

四、结余

物理学是铁则,其实经济学规律也是铁则。

如同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消失,只会转移。对于经济学:成本也不会消失,只会转移。稀缺,是经济学之所以成立的前提。这决定了,任何决策都要考虑代价。

 

Share this pag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