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注: 墻内能公開發表的文章,寫到這個地步已經是極限了。分析部分值得一讀,至於文末的解決方案,估計作者自己也不相信,笑。
—— by
今年以来,关于财政如何解困的问题,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国师派的经济大师们声称必须考虑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路线了,也就是由央行直接凭空印钞购买国债及地方债券;而学院派的教授们则坚决反对,他们的理由是:以国债作为印钞之锚,乃是亡国之兆,1948年的金圆券崩塌,就是前车之鉴。在这场争论的背后,隐藏着的真相,乃是我大中国的财政赤字在近年来的剧烈膨胀,乃至到了几乎无法直视的地步。下面是财政的发布的近年来的全口径财政收支表:
2010年我国财政赤字规模不大,仅为3938亿元人民币,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比值仅为3.3%。此后财政赤字规模迅速放大,到2019年上升到55341亿人民币,占财政总收入的比值提升到20.1%。这已经相当厉害了,想想财政收支的缺口已经超过了两成,必须要靠借债来填窟窿,简直让人难以理解。如果这事放到欧美国家还勉强能够解释,毕竟人家有着巨大的社会福利负担,尤其是西欧那些腐朽的超福利国家,老百姓每天躺在家里吃失业救济,一个月也能领一千多欧元的福利补贴,所谓的精英白领每天工作三小时就喊累,需要一周休4天假才能恢复过来。对比我国那些日常996、007的写字楼民工,我大中国政府搞出如此大比例的财政赤字,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你要说为啥我大中国居然有如此庞大的财政负担,这事要解释起来不容易。首先我国是个负福利国家,这一点毋庸置疑,正常人都非常理解,财政负担可不会落在普通老百姓的社会福利上。我个人的理解,我国的财政负担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是政府的投资负担过重。与欧美各国不同的是,我国各级政府在本质上其实是个公司,发展经济是其第一职能。民间企业投资意愿不强的时候,各级政府就必须亲自下场拉动投资,这是其无法推卸的天然义务。在数据上,2010年我国财政预算内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规模仅为1.3万亿,到2018年上升到3.9万亿,足足上升了三倍。单就2018年而言,财政固投资金占总收入的比值就达到15%。2019年之后我国不再公布财政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具体数额,不过想来占比也不会低到哪里去。2020年我国财政大力推进新基建计划,想来占比还会继续上升。另一个重要的负担项,是对离退休公务员的补贴。2016年我国对离退休公务人员的养老补贴(不计医疗补贴)规模为0.52万亿,到2018年提升到了0.85万亿,占财政总收入的比值约为3%。政府投资+离退休公务员补贴,这两项加起来,大致就是我国的财政赤字的由来。
到今年的1-4月,我国的财政赤字情况愈加严重。在收入上,由于经济活动被强行冰封的原因,财政总收入同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3.4%(79903亿/92214亿-1),而在支出方面,各项支出都是硬开支,可削减的地方实在太小。这几个月教育方面由于学生们普遍没有开学,还能稍微削减一些,不过其实也减不了多少,老师的工资还得照常发,最多也就是减少一点学校的日常水电开支,所以1-4月份教育支出同比下降了4.1%;此外老百姓都缩在家里,受了委屈的也没法出去喊冤,所以维稳支出大减,“城乡社区支出”因此同比下降了18.3%。至于其它方面,实在是减无可减。卫生健康支出必然大增,而且新基建支出的任务直接就压在地方政府头上,这都得多花钱,所以1-4月的财政总支出甚至还有1.3%(99362亿/98088亿-1)的增幅。
如此收入下降支出增长的结果,就是今年1-4月的全口径财政赤字规模达到了惊人的19459亿,较去年同期的5874亿,增加了足足2.3倍!考虑到下半年的财政支出压力更大,一般的大规模支出项目普遍都放在下半年,目前这种趋势持续下去的话,今年的财政总赤字分分钟就会直奔十万亿而去,所以,到现在这一刻,如何解决财政赤字问题,就成为整个经济学界,无法回避的问题了。
各位,你们一定要清晰到认识到,我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本来不高,今年我国经济遭遇重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生活困难的老百姓剧烈增加,是绝对不能再削减社会福利支出的。这方面如果再削减的话,是会出大问题的。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网址:https://www.spp.gov.cn/spp/xwfbh/wsfbt/202005/t20200515_461011.shtml#1),“据统计,2020年3月,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批准逮捕案件共12883件16795人,其中,抢劫案件298件402人,盗窃案件2292件2631人;4月,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批准逮捕案件26810件38670人,环比上升约108%和130%,其中,抢劫案件613件951人,环比上升约106%和137%,盗窃案件5574件6786人,环比上升约143%和158%。”这其实就是部分生活无着的国民为了生存铤而走险的征兆。要解决失业国民的生存问题,只能依赖政府的财政补贴,因此赤字幅度,今后必然会剧烈增长。
所以,我们必须回答本文开始的问题:眼看着今年的财政赤字就直奔10万亿而去,这个窟窿到底要怎么填?纯粹依靠老百姓购买国债和地方债,已经越来越不现实了。毕竟2016-19年的国债+地方债的累积发行规模已经高达33.3万亿,这些钱现在可都是没还的,这已经相当于把老百姓的钱包给清洗了一次了。想要继续这么大规模清洗下去,是不现实的。以前国债出来了老百姓都是抢着买,想买还得提前排队,现在已经不行了,银行不得不开始给国债发行做广告了,有时候为了完成发行任务,还得找一些大企业做动员了。至于地方债,信用等级比较高的城市还好一点,稍微差一点的城市,已经让人退避三舍了。
就这样的情况,财政的重压越来越重,根本容不得半点松懈。想要继续增发各类政府债券,就必须解决政府的信用问题——由谁来给地方政府授信?我国现在的玩法,是由财政部统一规定国债的发行计划,以及各地政府的地方债发行额度,这明显是缺乏信用支撑的,财政部自己给自己授信,这简直就是瞎扯淡。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参考国外的一般做法:由人大给政府债务授信。
在财政收支问题上,我们必须给人大以真正的权力,赋予各级人大代表以真正的财政预决算的审核权。财政赤字规模以及相应的发债弥补亏空计划,都必须经由人大审核;每一项开支计划,都必须向人大代表说明合理的支出理由;超支当然也必须交由人大进行公开问责;每一笔政府债务发行都需要向人大说明使用方向并解释还款来源。在这个改革过程中,当然也可能存在某些地区的人大疏于行使职权的情况,然而阴谋必不行于阳光之下,将财政预决算向全体人大代表完全公开,事实上就是向全民公开,已经不存在多少地下操作的空间了。这一极为有限的改革,就足以让财政运作变得尽可能的阳光化和透明化,从而让政府债务获得真正的信用加持——经过人大公开审核的债务发行计划,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合理合法的,当然也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而在做到这一点之后,即便是央行直接印钱购买政府债券,也不会引发多少争议。
而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相信,迫在眉睫的财政压力问题,也会就此迎刃而解。不过,反过来说,这也是真正解决财政问题的唯一办法了。其它那些开征房产税之类的开源建议,在经济下行周期里,都是胡扯蛋,目的是争夺老百姓身上的最后一枚铜板,只能加速经济的崩塌,不说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