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王立第二戰研所 eoiss
其實筆者覺得是假議題(爆炸)。
這麼說好了,筆者以前覺得,每個議題都有一個速解,照著做就對了。後來被打臉才發現,每個問題都牽涉到另一個問題,就是現在俗稱的系統工程、系統管理,放到政治經濟上,叫做大局觀。前輩的話要聽,因為我們一直犯同樣的錯誤,二十年前眼神閃耀著看著前輩,希望改變社會,二十年後眼神混濁了,看到現在的年輕人閃耀著看著我們。
閉起眼睛不忍直視,但還是得面對,好好再把二十年前聽過的話轉述一次。「以前都有人做過了,請一步步來不要急,欲速則不達」。。。。。。。。。顯然跟當年的自己一樣,聽不下去。XD
講古完了,台灣勞工議題,本質上跟之前筆者提過的同婚類似。同婚的根本性問題在於奠基於血統繼承的財產權上,以及由此架構出的家庭結構與法律基礎,並不是人權議題,就算是人權也是得靠鬥爭,一路流血流汗在法律上拚刺刀打下去。如果做不到,在家庭跟在社會都無法改變太多,妄想法律端一次通過,反彈只會比大的。有時候退守陣地收縮戰線,先取得部分具體成果,等十年後社會文化全體都被調整過,再走下一步會比較快。
嘛,勞工議題則是更複雜的一部份,全世界的狀況都類似,但台灣身為附庸國以及代工起家的國家,問題更加深刻嚴重。
整體來說可以一句話概括:「缺工」
缺工指的不是帳面數字的勞工不夠,而是現代工業分工極細,不同產業的跨足很困難,想要做到精緻化與高附加價值,則必須任用有經驗的勞工,在細節處做到最好,例如我們常說的日本工匠精神。若沒有這一些,那麼就得要很小心的注意,當各行各業沒有辦法隨意轉職,我們所謂的失業率,是否還有原本的重要性?
這個問題很複雜,跟講古沒兩樣,所以看到這邊的讀者麻煩有點覺悟,這篇有點長。
缺工的問題主要在匹配,一家傳統化工廠,連機械手臂都欠缺的十人小代工廠,老闆絕對不會找大學生,連知名高職生都不見得想找,因為連小孩都不想回來接班,大多找的是「你聽都沒聽過的高職」畢業生,反正人家對自己不期不待,薪水低的靠杯也願意做,如果可以付住宿或是便當就更好。
人數再多一點的,到了大概三十到五十人的工廠,機械設備跟電子監控儀器都有,較新的CNC製程也有,此時才有證照需求,而且不是要求專精,台灣工廠環境不良,每一家中小型工廠的條件都不一樣,就算做了除塵系統也沒辦法標準化,與其說你拿著漂亮的證照,老闆更希望你有經驗,知道怎樣快速上手跟微調。
因為,代工的利潤已經很薄了,良率差一點就等於整個月的獲利都不見,更不要提被求償。別說老闆,員工也不願意看到新手上路,因為長年以來這些中小工廠的薪水,除了帳面上的低薪,更多部份靠的是加班跟獎金補足。利潤好的話,全廠員工依部門獎金三到五千,高的人甚至配加班可以到一兩萬,你要他因為一個新來的搞砸,他當然是連學習的機會都不給你。
因此,新進員工的問題,變成是有經驗的當然不新,新的當然沒經驗。但要給新人練經驗,公司已經沒多少資產可以給你練。你要進去,證照只要有,表示自己會操作,剩下的就是態度,你願不願意學長學弟制、師傅徒弟制度,給那些一點都不會照顧心情的前輩磨練甚至惡意操練,以換得幾年後老闆把你升上組長的位置。
所以這邊變成兩個方向的問題,老闆願意投資未來,那麼他需要的是「銀行貸款」,但是台灣近十年來銀行傾向給大公司跟建商,甚至是在中國的台商聯貸,對於中小企業的貸款向來苛刻至極。這其實也是金融業換了一整代重視財報跟數字的結果,知道狀況的老人隨意核准這類小型貸款,很容易被指責,或者是人家出狀況還錢延緩,反映在公司營運,進而被等著往上爬的青壯輩鬥下來。這問題只能靠政治解決,例如行政院長財政部長背書批可政策,只要沒有立委在那邊高大上的說「為何核貸給這種沒信用的公司,是不是收賄?」偏偏年年都見到這例子。
另一個方向,就是找外勞來補洞,因為你總是需要基層人力,若台灣本勞不願意接受學長學弟制,則很難在這種習慣中把人力需求補起來。這也是為何學歷越高越難進入到越傳統代工的領域,更是當希望勞運的社運團體下到基層後常常嚇到吃手手,很多年輕熱情的人無法理解,勞工願意在這麼糟糕的剝削環境中工作,還替老闆說話。因為無法接受的根本就不會進這家工廠,或者是窮到不接受都不行。
這兩個方向的問題,都不是工廠自己可以解決跟造成的,因為早年訂單多,拚產量的年代習慣已經養成,訓練模式也都固定,除非另蓋新廠或是換老闆大刀闊斧,不然這類中小型工廠只能隨著上游大廠的條件來調整待遇。而台灣大廠其實都是受制於歐美日等最終銷售端,人家的管理跟抓成本能力遠遠強過台灣,台灣的大廠連談判議價的條件都不夠。從上游開始往下,佔了台灣數百萬就業人可的傳產代工自然不會好。
要如何改變這種狀況?產業升級是課本講到爛的答案,但也確實是標準答案,只是實際操作更為複雜。蔣經國後期開始預見到,李登輝時期已經開始做了,農業到中小企業、加工代工廠,乃至於大型的汽車、塑膠業,到崛起的電子業,無一不面臨此種狀況,當然改革沒有一條捷徑,總是會有所犧牲。
大致的模式,是優先扶植電子業,犧牲傳統產業的排序,因為大學以上的高階人力已經開始出現,教改雖然晚了但確定開放大學是方向,那麼你就得要準備這方面的工作機會。優先扶植工業,自然要把農業放在被犧牲鏈的前端,農業也要排順序,小農第一個倒楣。
這後面就得要社會福利跟保險去撐住,也要有配套措施。小農即將被放生,所以整合農地的大農場跟機械電子設備要進場,而這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盤據地方的農會,這是不同職業跟思維的階級對立,很明顯地到今天我們都知道,農會還是贏了,才會見到一堆人天天說幫助小農,實際上都菜蟲的角色。
農業的安全網,有一部份是要靠健保跟年金去補,以及農業子弟的就學跟就業補助。直到今天還是只有公教子弟的就學補貼,農業的則因為太多問題,始終無法推下去,也還真的不能推。農業被犧牲掉,照理說要因此被推進的工業呢?
傳產的想法,是要把工業人力補足,從農業機械電子化後的剩餘人力來補,依照學經歷跟社會背景,完全可以補上缺少的基層人力。而越3D的傳產,應該從是原本職訓後的高職去補的,已經轉型或是正在轉型的,則需要當年所謂的專科去補,也就是根據訓練跟能力做微調。然後呢,完全轉型成現代化工業跟電子業,則讓那些大學生去就業。
你看,多完美的劇本。
但這需要幾個條件,第一個就是戒急用忍,當時遇到中國強大的開放與低廉成本,以及台灣社會轉型到已開發國家中所必經的環保意識抬頭,隨便一家小廠要加裝後端處理設施,動輒上百萬,更先進的甚至千萬。基本上沒有任何一家中小企業會願意做,這是我們這兩代人對於中小企業常常勾結不肖政客,汙染環境賺黑心錢的共同記憶。簡單說政府不關門放狗,逼你去轉型,誰會甘願。
但這背後的原因,則是幾十年來都這樣,你突然要他幾年內改變,心態上是做不到的。硬逼老闆去做,多數都會選擇收掉,收掉就是一堆人失業,換民選首長受不了,只好找人下去扮黑白臉,在法條上看能否找到一些補助跟補貼,鞭子跟糖果雙管齊下,看能不能守住就業的同時,促進產業漸漸轉型。
眾所皆知,戒急用忍在連蕭配大敗後,陳水扁政府內的立院反彈下失守,其實也是美國決定進入中國市場後的壓力,2000年後有在中小企業跑業務的,一定聽過很多上游要你過去,下游不去不行這類傳言。不去不行很現實,因為國內的成本高到已經沒辦法競爭,一過去也知道很難回頭,所以當年在陳水扁政府任內,會積極過去的,絕大多數都是心態確定的那些人,至於還想死守台灣技術根本的,依然是沒有過去,咬牙苦撐。
我們看到的一些中小企業、大企業、代工廠對於政治意識形態的差異,相當一部分就在這邊顯露出來。
2008年後,馬政府對中國的態度是積極開放,主因是江丙坤的電子業買辦那一塊,加上電子業高層意識形態多半親中,就一路向西過去。此時聽到的中小企業跟加工廠,對於不去中國不行,已經是無可奈何了,因為政府連要協助他們根留台灣的意願都變低,可從銀行貸款跟對中小企業的態度看的出來。
但這時候已經有大問題了,因為教改需要的是高階人力,不是全台灣都高階人力,學歷貶值的後遺症膝蓋想也知道。此時台灣產業大舉西進的結果是什麼?少數專家跟高階管理的可以過去領高薪,留在台灣的相對弱勢甚至面臨關廠失業,所謂的百萬台商,意義相對於在台灣少了消費力百萬,而且還是收入較高的一群,內需會蕭條可想而知。
教改的預想到這邊落空,缺工的狀況益發嚴重。原因很單純,教改的初衷是開放大學,不是開放技職體系全部轉大學,但這牽涉到教育界自己爭取經費跟學閥的另一個專題,總之後果就是大學生暴增,學歷跟證照貶值,馬政府的大學生22k不過是替這個已經飽和的人力市場價格定錨,讓後面即使就業率提高,薪資也不會提高的原因之一。
為何說教改跟產業轉型的落差造成缺工?因為預想的人力補不進來,大量受過高職教育的家長,面對大量的大學名額,基本上的態度是希望小孩不要再當低階勞工的。教改給了下層極大的希望,同時給予原本佔據大學名額的中產階級危機感,造成日後反教改的主力皆是這些都市中產階級。
總之,最基層的代工廠,已經沒有多少願意來做的高職生了,就算是名不見經傳的也不見得願意,而且私立高職的市場需求面對家長而不是產業,家長跟學生當然不會希望小孩進3D產業,當不了白領也當服務業比較好,這促成了另一個循環,也就是高職的服務業科系增額,甚至到前幾年教育部還要限招的程度。
這邊講個筆者個人的資訊,曾在一間學校問過輔導主任,那些選擇美容美髮、餐飲科、觀光旅遊科的學生,後來的就業狀況如何?涉及個資不能外流,但主任的意思是,他們的追蹤發現畢業後三年有在從事相關產業的不到5%。雖說這不是市區學校的資料,但在郊區學校代表的意義更沉重,90%以上的學生抱持希望念了這些服務業,出來後面對的是極低的薪資與低就業率,即使順利就業了也很難看到未來的希望。
十幾年前就這樣,就不難想像為何出現一大堆的開業潮,因為餐飲業的投入門檻低,加上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教育觀,以及從小沒有教學生正確的投資與風險概念。看看那些在賣二手小攤車設備的店家,堆積如山的二手品,還無法理解市場競爭度的,也不需要多講什麼。
這變成了世襲行業,家裡已經開了餐廳、小吃、美髮廳等的學生,畢業後繼承就好,家傳手藝跟訓練讓他贏在其跑點,而現實也沒有招收學徒的餘力了。當龐大的基層如此,我們拿著鼎泰豐幾家案例,說學徒未來前景好,意義何在?
另一方面,學非所用但又需要工作的這些人,進入產業界後,又能去哪種地方工作?大部分都是技術水準不高,吃經驗的地方,靠慢慢磨練培養。供需失調,老闆看到履歷整箱都差不多,他為何要開高薪?高薪用在研究所以上的研發或是檢驗單位就好。
這很現實,筆者遇過LED製造大廠,幾百個人作業的,流水線上的工人都是高職學歷,以及文科的大學生。依照前輩所說,早有人發現,與其請高薪理工大學生做這些裝配工作,不如找兩個台大高材生設計教育訓練課程,以及產線的生產流程,把這些高職的訓練起來,成本效益更高。
但筆者去跟線上的人閒聊,發現人的思維不是這樣,高職學歷的作業員,他認為自己在電子業工作,起薪差人家不只三四成,心中憤恨不平,大學生更是怨恨,覺得自己學非所用。尤其看到年紀差異不大的高學歷主管,薪資配股多,工作環境好,心裡更難平衡。
依照筆者的經驗跟專業,確實若非需要很多前置學習的製程,筆者自己來設計教育訓練,別說高職生了,國中生要訓練到可以當操作員,幾個月就成,薪水只要找現成大學畢業生的六成。但怎麼處理這種同工不同酬的心情?還真難。
讀者若很難想像,為何教育現場不能阻止這種職業落差的狀況呢?坦白說,做不到。
先不提少數教師天天看商周遠見,鼓吹去中國念中文這種事。大多數教師跟產業界脫節,完全不懂產業需要的人力現況,再加上教育體系基本上對學生採取「正向、鼓勵」的態度,你也實在說不出口,要一個成績跟能力真的就是不行的學生,放棄大學夢去乖乖找份低薪工作,先養活自己不要拖累家人再說。
更別提親職教育日,你敢對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把這些實況說出口?筆者完全不敢,不只理性上不敢,感性上也真的說不出口。
整體講起來,問題就是訓練的人力跟職業需求配對不上,舉個個人例子,筆者才大二就有學長替公司來問,預定筆者畢業後的工作,不要念研究所直接去上班,預計要去中國,連薪資都可以先開出來簽約再說。當年有去,現在大概也是年薪數百萬的主管,還好沒去,因為他們後來都在中芯。XD
二十多年前的電子業都如此,很多電子爆肝工程師都會自嘲早入行十年就年薪百萬配股,基層傳產何嘗不是,早幾年進去就是主管,何必聽那些老頭自吹自擂。
缺工的問題,大致上是在將近三十至四十年前就埋下的,當時遇到教育體制訓練出的人力,跟產業轉型中即將產生的科技電子業職缺匹配不上,而且又遇到屬於傳產的汽車、化工、紡織等需要轉型的狀況。所以在蔣經國後期到李登輝主政的時期,教改之所以出現,背後有很深沉的原因,也就是這套教材教出去的人不能用,適應不了社會遲早出事。
事後諸葛來看,當年第一屆教改會成員預言的幾乎都中了,但那時候教育部最後屈服於工業界的壓力,沒有做系統性的調整,而是優先開放技職體系。這造成雖然短時間內,可以補足機械、化工類的中高階人力需求,但當年科技電子業已經開始出現雛型,此時沒有大專以上的人力,未來缺工可想而知。
筆者永遠不會忘記,第一屆教改會的教授對筆者說,他們面對面聽到時任教育部長,對他們抱歉說「因為王XX等工業大老的壓力,教改建議必須大修,實質內容修到你媽都認不出你是誰,但你們還是得出頭當箭靶。」壓力何在?跟政治環境鬥爭脫不了關係,結論就是我們所知的經營跟產業神話,很多建立在這些黑暗之上,直到今日將之崇拜為神,認為大家都要照幹的人很多,尤其是教育系統培訓最多的,這將在之後造成每屆政府施政的民意阻礙。
所以,為何外勞問題逐漸重要,重要到中小企業希望開放外勞?這不是單純的壓低薪資問題,是因為你真的找不到人,覺得抬高薪資就好,那也要利潤夠才做得到。人性問題,你痛罵老闆「那麼有錢多發一點會死」,沒有意義,要他拿存款發高薪,虧損幾年等到產業轉型,還不見得有獲利可以回收。。。
人家又不是做慈善事業,連社會企業都不是,很多朋友真的搞錯方向。逼他們關廠不幹,後果又是另一種,把錢拿去投到房地產,禍害更大。好吧,你說房地產不准炒,那他們錢放哪?一定往利潤高的去,聰明的大概都會轉去買十年美債,產業依然一片死水,工作機會變少。
除非你認為政府創造挖洞跟填洞的工作很有意義,或者想躺在家裡等UBI。不然你不開放外勞,就是連生產線組長的台灣籍勞工都要放棄,失業率只會更高。但說是這樣說,開放外勞就代表你馬上把作業員薪資水準拉低,對於那些原本就處在就業市場低層的藍領來說,更是雪上加霜。變成兩個難解的局,一個是大家都失業沒有明天,一個是有工作但低薪沒未來。
這幾年,遇到網際網路開放,資訊流通過,全世界各國都碰到同一個問題。那就是年輕世代橫向聯繫自己的悲慘處境,將之放大成普遍的困境,以往的狀況是死撐五年過去,慢慢轉型改變,或者是政府高壓逼產業轉。但在21世紀的現在,民意無法接受太慢的改變,年輕世代更是著急,筆者不會怪他們,因為當年也覺得很急,只是。。。
關關難過年年過,也撐到了現在,知道的問題糾結複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但要筆者去跟學生說,你在撐十年等產業轉型一半,新的產業出現,機會就有了。。。呃,他們應該聽不下去。
這也是筆者這一世代,有時候拚個半死想要弄些新產業,政府法規橋半天、資金技術找半天,什麼都弄了半天,卻很氣餒的感覺。因為選舉出來,更年輕的一批人說我要立刻馬上,這些太慢我都不要。。。難怪當年前輩說你們年輕人會被放置不管不是沒理由,因為真的會灰心。
氣餒的事情就先不提了,怎麼改變這各狀況?
這種問題來自於過去的成功與失敗交錯在一起,要解決就是現在稱的系統管理,但不管哪種系統管理,勢必都會面臨到兩大問題的挑戰。
其一,階級鬥爭的因素,既得利益階級絕對不會放手,而且常常搶占輿論高度。例如教師團體跟教授對於基層教育的意見,真的全部照做,國家預算大概七成以上都要投到教育上。但你說這些人是壞人,只想為自己牟利?呃,既得利益階級的意思,中文翻譯的太難聽了,他們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希望台灣變更好,但在階級整體的角度上,結果只會是自己的階級得利。
因為,人的視野沒有訓練或是天才,不會超出自己活動範圍幾條街以外,「覺得對自己好的通常對大家都好」,人之常情。
其二,系統重整跟升級,勢必要犧牲某一些部份,被犧牲的部分一定會反抗到底,不管是有道理還沒道理,所以就理論上不應該管,但政治上你不去處理,給予轉型的彌補,或是給糖果誘導路徑,就會遇到這些被犧牲的人全力抵抗。
輾過去不見得一定不好,但輾過去一定會造成社會的對立,若社會吸收不了對立的成本,轉而變成人民之間的不信任感,那麼系統的損傷就會變大。系統管理的結果反而是未蒙其利身受其害。
不管哪一個問題,社會上一定會有撈仔,企圖製造對立來牟利。有些是指出事實,有些則是扭曲事實,但不管怎樣,我們第一個要認知的就是事實,不是被統計出的結果。
統計不是不值得相信,只是筆者希望讀者能了解一個道理。
「會解題目不代表會解決問題」
「會算數不代表懂數學」
「看得懂數字不代表看得懂資料,看得懂資料不見得看得懂故事」
專家不是不專業,但往往因為專業而太聚焦在自己的專業,從而認為其他人都不懂自己的專業,再進化變成不聽自己的話就是不理性。
有時候,跟問題共存到找出解答,比找到解答再去解決問題來得簡單,但會比較不舒服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