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說呢,這兩年看到很多概念跟想法,大概是拜臉書運算法所賜,筆者看到都覺得驚悚。如果是學生那也就罷了,很多大學生的想法就跟筆者當年念書時一樣簡單可愛,但畢業多年甚至都工作幾年了還這樣,就不只是驚悚而已。
凡事沒有捷徑,年紀越大越發覺如此,很多從前想的捷徑跟快速解法,後遺症往往遠超過想像,甚至根本想像不到,因為沒有前例可循。更應該說的是,慢慢發現每件事情都是一環扣一環,而且不是環狀排列,是立體裝置藝術般的相扣在一起,你會突然眼界打開,了解到你解開每一塊,就又多了另幾塊問題。
人類其實是在解決一個問題之後,研究接著產生的許多問題,然後依序解決下一個問題。至於解決前是不是知道會有更多問題?大多時候是不知道的,但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遠見多半來自於事後之明,成功很可能只是生存者偏誤,只是在整體來看是進步的。
像是,要解決台灣的區域發展不均,怎樣做最快最有效率?就是國土重劃,政府機關依照功能跟地理區位打散到台灣各地。但要做到這點,必須要先有快捷的大眾運輸,以及迅速的資訊傳遞手段。在高鐵跟高速公路已經貫穿西半部,而且網路的發達已經可以解決大多數的溝通問題,時機已經成熟,之所以做不到的理由,已經不是政府的功能性,而是都市的發展需求。不然台北市的中央機關搬走,把公務員的宿舍先蓋好或是補助租金,哪有不行的道理?唯一會慘的是台北市的經濟瞬間會掉三成。
或者是,你想解決高雄的工作機會不足,需要怎麼去做?這就要回到台灣的發展,為何北部發展得快?其實是早年經濟起飛年代,工具機、模具等在北部,雙北到桃園中間有一大堆的中小代工廠地帶,電子業的一些支援廠跟供應商都在這。所以陳其邁為何之前積極的要開發北高雄的科技園區?還得跟在地的人去溝通跟利益交換,把土地問題解決?因為你不把整個供應鏈拉過來,只有指標性大廠,是沒有用的。
光是幾家科技大廠,能提供的是高學歷的工作機會,可是依照我們過去二十年的學歷分布,大多數人都進不去。你蓋了十家科技大廠,招募了3000個職缺,然後就沒了,周邊的食衣住行育樂能夠支撐的就業機會,沒想像中的多。但如果整個供應鏈都在,不僅高學歷的,中小型工廠等只需要職校以上的職缺就會開出來。也就是一個金字塔型的結構,才能創造出數以萬計的工作。
唯有如此,大高雄地區數百萬人口,才會因為這數萬群聚的工作,把周邊生活所需的產業建立。有了這些就業人口,才能把周邊的教育、公共設施補足,當有了這些公共建設,之後才會有白領住宅跟商業區的存在。而要做到這,快捷的交通建設不可少,全部鋪設公路要大家開車是不切實際的,大眾運輸、產業道路等等,可以說缺一不可。
白領跟中產的人口夠多了,你才有足夠的文化資本,開設書店、咖啡廳等較高價的商店,並吸引到高消費的族群。有了這個正向循環,後面的文化產業才能開展,才有人會投資在文化人身上。有了這些文化人,並由這些人帶領整個都市的其他人,才有多餘的資本可以保障傳統文化,保留深具觀光跟歷史價值的物業,進而帶動文化層次更高更深的活動。若沒有這些,僅靠個人出錢出資,那頂多是愛好會的程度,或是透過減稅政策吸引來的產業。
意即,你不先有一些基礎建設,提供吸引力讓產業鏈進駐,後面那些是都不會有的。但就算有了這些建設,你還是得要努力去招商,把機會找進來,因為台灣已經不是開發中國家,不可能依靠大量廉價勞力,以及出賣環境的代價,輕易的招進想要降低成本的國內外資本。
而這些資本怎麼進來?光開網路的招募是不可能做到的,這完全依靠人脈去拉。再講一次,台灣已經不是開發中國家,可以不顧一切發展,越高階的工作越需要信任,穩定的投資環境比甚麼都重要。人脈可不是只看一個人,而是很多人的努力,勸各位不要看成功學的書太多,尤其那種告訴你業務一卡皮箱去國外,拚個半死搶單的故事,那多半都有沒講的細節,甚麼誠意感動天的幾乎都唬爛。
經濟發展如此,其他的難道不是?國防產業尤其嚴重,外表的金屬冶金、焊接技術,現代還有奈米材料等不僅需要經驗累積,越來越需要基礎科學知識的高學歷人才。這絕不可能你投了一百億,明年就有一百億的成果出來,更多時候像是頭到水里,只能學個經驗。逆向複製更是笑話,對科技沒概念的人,電動打太多的人,都以為這是古時候,拿到一把火繩槍,拆解一下交給鐵匠,至少可以做出像點樣子的東西。現代科技的年代,需要的前置技術太多太雜,做得出樣子的意思,大概就是閱兵可以看,實戰被人剃光頭的程度。
那你要發展國防相關的產業,自己研發顯然跟不上其他國家的速度,聯合研發或是技術轉移顯然較為可行。那麼,你怎麼說服人家跟你合作?這更不可能是靠業務去講的,不投入大量的時間跟金錢,與先進國家打通政軍關係,得到徹底的信任之前,根本就連談都沒得談。
你談好了,人家也不見得會把技術給你,因為你可能完全沒有可以用的人,不管是研發工程師還是生產線勞工,都得要去重新訓練。這些訓練出來的專業技術人力,「你覺得會完全聽你的還是別人的」?不要以為這開玩笑,軍武產業的機會比想像的要少,萬一台灣因為某些因素,這個不做那個生產線關掉,你要這些已經有技術的人留在台灣,還是乾脆接受老朋友招聘,出國賺美金?
這變成你在台灣的相關產業鏈不建立,一切都甭談。而建立產業鏈的前題,又得是許多中小工廠的管理者可以信任,避免過程中洩漏製程的參數。而要讓這些人可以保密,你顯然要提供的金額就會比成本要高很多很多,做到了這幾步,建立一個完整的工業區,後面的住商發展才會有。
其他還有,農產品怎麼輸出到日本、外交怎樣跟人打關係、民生用品怎樣打進國外市場………
每一個故事,去跟專家與多年經驗的人請教,你會發現頭很痛。因為沒有一個相同,但也有許多相同之處。不同之處在於,每一個產業都有他的技術跟管理的技巧,而且文化背景與習慣都不同,以為可以照本宣科鐵定腦子有洞。相同之處,總是在人與人的相處,建立在信任跟友誼之上,當然這個友誼指的是陽光的還是天天上酒店的那種,也是因人因地而異。
反正,沒有一個有捷徑,你想要建立起長久有效,可以帶動城市發展,讓這個城市變成真正的城市,而不是一個只是有百貨跟商店街的城中區,那麼該走的路就是得走,該付出的成本就是得付。過去台灣因為開發中國家吃到的紅利,隨著國力上升後已經慢慢沒得吃了,而且這些紅利嚴格說跟國際政治有很大的關係。
想走捷徑的意思,其實翻譯起來就是「怎樣把成本轉嫁他人」。
開發中國家,大多是把成本轉嫁給下層民眾,破壞環境轉嫁給下一代,二三十年後花費更高的成本清理跟重建。而在轉型的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在於,我們的民眾已經習慣了轉嫁成本給他人,只要不是自己負擔,一切都沒有差。
更大的困境,在於培養出一批是在溫室中成長的中產文化人,他們對於產業有莫名的敵意,只想跳過中間的過程,直接培育出具有水準的新一代國民。但這就好比你在工業污染地帶蓋溫室,溫室內看來有多大自然,但額外成本超級高。
結果呢?就是要政府出錢,好像政府的錢是可以無限出的。政府出不起,就說要把資本家抄家,不抄就罵你是財團走狗。
總之,不是成本別人去擔,就是叫別人出錢付帳的意思。
自古以來,這種人通常叫做土匪。